《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均分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例1例2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建立平均分的数学模型,感知平均分的本质即“同样多”2.学习平均分的方法,并在平均分的过程中渗透总数、份数及每份数之间的关系。3.借助数学中计数单位的降低与生活中分咖啡情境的细化,感知平均分的应用,建立知识的前勾后连。过程与方法1.借助分一大袋糖果,和孩子一起体验平均分的方法,在不断调整平均分的策略中渗透数学中优化的思想。2.借助圆片平均分,从给出具体份数及对应的盘子,到直接放开手让学生探究可以分成的份数,学生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不断感悟积累活动的经验,梳理在平均分钟三个重要的要素:总数、份数与每份的数
2、量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活动中体现公平、公正的思想。2.在活动中学生与伙伴一起分糖,体验合作的方法与互助的喜悦。3.加强德育点的渗透,在生活中平均分的应用里,感知数学文化。三 教学重难点1.构建平均分的数学模型,感知平均分的本质。2.在操作中体验平均分的策略,并梳理平均分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四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导入指向目标:认识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及辨析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6块糖果,想把它分给3位同学,怎么分?生:每人2块。师:和他一样的小朋友请举手师:为什么每人都2块?生:每人都一样。这样更公平。师:每人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齐读。教师板书课题:平均
3、分。请判断以下哪些分法是平均分?生:1.3.4师:为什么它们都是平均分?生:因为每份分的同样多师:出示图2,为什么这幅图不是平均分?生:因为左右两边的桃子个数不一样。师:怎样调整能把它变成平均分?生:可以在右边增加一条竖线生:可以在图中竖着横着再竖着画一画师:老师听懂了,你想把这幅图变成每份都是几?生:每份都是3师: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是?生:因为每份都一样多师 :出示方法2,有同学是这样进行调整的,每份都是几?生:每份都是2.师: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是?生:每份都一样师:出示移多补少图。师:这是平均分吗?每份都是几?生:每份都是2。师:在数学中,我们也可以借助移多补少的策略,把多的桃子放在少的
4、一边,让两份变成同样多。【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最初的设想我们想将6块糖果的分法多样化,可以2个2个分,也可以其他1,1,4等分法,与学生的知识起点6的分合相链接。但是,在多次的试讲中我们发现,在分糖果的情境中,孩子的思维认知只有每份都是2这样一种分法,其他的分法都认为是不公平的。因此,在最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决定遵循学生的知识基础,只出示每份同样多这一种分法,引导学生感知平均分的本质即同样多。另外,在本节课的设计之初,我们还尝试借助多种不同的实物和孩子一起平均分,比如:把一条彩带平均分成4份,把一杯水平均分成2份,“我计划每天吃2块糖果,3天吃完”这样的情景,和孩子一起聊一聊什么是平
5、均分。认识平均分,绝不能仅仅关注“平均”二字,尤其是我计划每天吃2块糖这道题目,更是引导学生认识:只要我每天吃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数学模型,但是最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进行了取舍,在本次教学的反思中,我会进一步思考在教学中重难点的设计与学生思维的突破与提升。在最后的分桃环节,通过“怎样调整能变成平均分”的问题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知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不论借助哪一种方法进行调整,只要最后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操作,指向目标:认识平均分的方法,尝试根据剩余糖果数量的多少进行策略调整师: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大袋糖,我想把它平均分给三位同学,怎么分呢?生:可以2个2个分师:你能上来分
6、一分吗?生:每份2个。师: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是怎么分的?师:第一次放了几个?生:2个师:第二次又放了几个?生:2个师:大家猜一猜他第三次,还想放几个?生:2个师:他是在进行平均分吗?为什么?生:每次放的同样多师:还可以几个几个分?生:4个4个,5个5个,10个10个师:刚刚这位同学说10个10个分,有不同意见吗?生质疑:现在糖果的数量不多了,如果10个10个分,不够了怎么办呢?师:你特别会观察,看到了糖果的数量并进行调整每次分的个数。接下来,咱们选其中一个,5个5个分。谁愿意上来试一试?请选一位你的小伙伴一起来。生进行平均分。但中途有一个盘子数量错了。师:遇到什么问题了?生:多了一个师:刚刚
7、哪个盘子里少放了一个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吧生:通过数一数的方法,发现前两个盘子都是9个,第三个盘子里是8个,所以把它放在第三个盘子里。师:通过调整,咱们把每个盘子里都变成了同样多。师:接下来,几个几个分?生:10个10个分(此时只剩下了3块糖,学生关注的是分糖的总数)师:咱们每次拿几个?生:每次拿1个师:每次拿1个,一起数一数,再拿一个,再拿一个,就是一个一个的分,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几个几个分,而不是指现在每个盘子里的总数是几个。师:谢谢大家和老师一起把这袋糖都分完,把掌声送给自己吧。【设计意图】借助平均分一大袋糖果,感悟平均分的方法与策略,可以1个1个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分,并学会根据数量的多少
8、进行调整。渗透数学中的优化思想。在本次执教中,在第二次平均分的过程中,学生在合作时出现了遗漏糖果的情况,借助此契机,引导学生可以借用数一数的方式,随时的调整和判断如何使每份分的同样多。操作中探究,将不同数量的圆片平均分成4份,指向目标: 借助贴纸,使学生必须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感知份数一定时,总数与每份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师:刚刚不论是几个几个分,还是1个1个分,咱们都是在进行平均分。接下来,大家想不想自己亲自分一分?请拿出1号学具袋。林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数量不同的圆片,请你把它平均分成4份。师:谁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的?学生汇报:把4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1个。 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
9、2个。 把16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把20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4个。师:选取以上不同分法的平均分作品贴在黑板上。仔细观察,为什么都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个数却不同呢?生:因为我们每个人手中的圆片的总数不同。师:你拥有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你真会思考。【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第一个学具袋我们设计了贴纸的形式,目的是尽量的避免学生直接不经过摆,用乘法口诀推算出结果,贴纸必须经历学生摆一摆、分一分的过程,此时不论是学生直接用乘法口诀想到每份的数量,还是经历了一个一个分的过程,都是在建立平均分的活动经验。并借助都是平均分成4份,为什么每份的数量不同这样的问题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感知在平均
10、分中,总数、份数与每份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借助操作,发散思维,将12个圆片进行平均分,可以分成几份?指向目标:允许学生多种方法进行平均分,发现其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师:刚才咱们把圆片平均分成了4份,大家还想再分吗?瞧,一堆淘气的小圆片来了,它们有多少个呢?咱们一起来数一数把。随着课件蹦出的圆片,数一数,一共蹦出来多少个。生数出一共12个。学生操作并汇报。师:林老师把大家的汇报进行了梳理,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2个6是12,3个4是12,4个3是12,师:你不仅运用了乘法的知识,还发现我们平均分的总数都是12个。生:我发现平均分的份数依次增加。师:当平均分的总数一定时,平均分的份数越多,
11、每份的数量就越多。师: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平均分。还梳理了平均分中蕴含的规律。【设计意图】在操作中初步感知并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经验。借助直接给学生12个圆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12个圆片可以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此时我们允许学生的分法多样化,可以一个一个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分,还可以分完后进行调整,但是不管怎样分,只要每份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生活情境,十盒咖啡平均分给3位老师,指向目标:感知生活中的平均分细化,勾连计数单位不断降低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平均分的例子。前几天林老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双十一,我们几位老师一起购买了10盒咖啡。现在,我们想把10盒咖啡平均分给3位老师,怎么分
12、呢?生:每人3盒,还剩一盒,怎么分呢?师:我们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播放视频。把10盒平均分成3份,每份3盒,还剩1盒。还能再分吗?生:一盒里有多少呢?师:晃盒子。一盒里有10包。生:那咱们可以把这一盒拆开。师:播放拆开一盒继续进行平均分的视频。师:还剩一包,还能再分吗?生:可以把这一包打开,用热水沏开,再倒在杯子里进行平均分。师:你们太会思考了。咱们看看这个方法行吗?师:播放把一包拆开并进行平均分的视频。【设计意图】 在本环节中,我们借助生活中的平均分,引导学生感知大包装不够分可以拆成小包装继续分,引导学生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细化,并借助不断的追问,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深入。从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切入
13、,指向目标:借助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知数学中计数单位的不断降低师:其实这样的生活经验咱们在数学中已经见过了。我们在一年级就学习过1个1是一,10个1是十,10个十是100,如果我们把100进行平均分,每份是?生:(10),把10进行平均分,每份是?生:(1),1还能继续平均分吗?生:可以。会产生新的数字。师:你们的推理能力真强。把1进行平均分,就会产生新的数字。我们将在今后的数学中继续学习。【设计意图】勾连数学计数单位中的平均分,回顾计数单位的累加,并借助平均分感知计数单位的细化。为今后分数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师: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平均分。其实平均分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欣赏生活中的平均分,指向目标:渗透分数、小数、植树问题中平均分的应用。师: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平均分的应用,出示:钟表、直尺、蛋糕、书柜、水彩笔、书法纸、路灯、分水果器、阅兵式等,咱们一起去看看吧。【设计意图】在本节课中进行数学文化的感知和体验。我们认为,数学文化不仅仅是数学历史的回顾,更是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打破了原有的分蛋糕、分披萨的经验,借助了平均分咖啡、以及生活中钟表、尺子、路灯、蛋糕、阅兵式的平均分,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渗透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植树问题等知识点。为今后的数学学习进行初步感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