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16-人教版.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16-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平均分16-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均分分析教材平均分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了表内乘法、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之后进行学习的的,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因此,平均分的教学在整册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课作为本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为今后继续认识除法做了铺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分物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3)情
2、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方块、盘子、练习纸。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根据这一理念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运用“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圈一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学情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一
3、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在学生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你们知道小动物都爱吃什么吗?老师来考考你们,小白兔最爱吃什么?非常棒!小白兔最爱吃胡萝卜。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有个善良的兔妈妈,她从地里拔了6个胡萝卜,她要把这6个胡萝卜分给两个兔宝宝。要怎么分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1.1 平均分16-人教版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2.1 平均 16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