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案部编版.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案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案部编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7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大致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教学方法诵读学习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相关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也背诵过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回想一下,给大家背诵一首,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你的诗中所描绘的景象。生背春晓、村居、咏柳2.揭题:今天,大家再学一
2、首杜牧的诗,也是描写春天的。我们跟随诗人去看一看江南的春天。(板书课题)二、介绍诗人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三、品词析句,体会
3、景美1.出示古诗。2.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范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千里江南,绿树红花,酒旗飘扬,烟雨朦胧,黄莺啼叫)3.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下面的注释,自己理解诗意。小组合作学习:(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弄清诗句的意思。(3)根据诗的内容,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4.交流字、词、诗。提示: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教师:好美的景色呀!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请你把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古诗三首江南春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7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案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 单元 17 古诗 江南春 教案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