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轴对称6-人教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轴对称6-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轴对称6-人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轴对称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82-83页例1、例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的过程,培养审美意识,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教学的价值。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难点:学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法:课件演示,质疑引导。学法:观察分析,动手实践。教学准备:互动课件教学过程一、 “观察”对称,通过看视频,初步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存在。 师:大家认为这个舞
2、蹈美不美?师:老师也有同感,看来英雄所见略同。这个舞蹈中的每个动作有什么特点吗?生:都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 二、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1.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深入地来学习轴对称图形。2.师:谁还记得怎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生: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师:我们把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生:对称轴。说明:对称轴一般使用虚线表示,画的时候,要超过图形一点点。出示主题图上的轴对称图形,指生指出对称轴。 三、“了解”对称。 1.课件出示例1。 师:这是轴对称图形吗?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 指名上台指出对称轴的位置,同时课件画出对称轴。 师:如果我们沿着对称轴把左边对
3、折到右边,猜一猜会怎么样? 师:将一个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点称为一组对称点。我们可以说点A是点A 的对称点。 师:这个轴对称图形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对称点?引导学生说出B、B 3.理解对称点和对称轴的关系。师:通过我们共同学习找出了所有的对称点,观察每组对称点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集体交流汇报。师引导:师:每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生: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板书)。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数格子。总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着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4.练习巩固5.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四、画“对称”。师: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我们不仅可以用它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还可以运用这个性质画出轴对称图形。1.课件出示例2。2.你们能补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吗?先想想怎样画能又快又好,再动笔。3.学生独立试画。4.汇报展示,把学生画好的进行展示。(展示前六名同学的作品)引导学生总结:. 标对应点。.顺次连线。 五、巩固应用 1.互动试题:教材P84第4题。六、课后小结 师:充实的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现在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轴对称 关键点对称点 对应点 任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一、标对应点二、顺次连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7.1 轴对称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