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五四学制) (2).doc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五四学制)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五四学制) (2).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因数与倍数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能找出100以内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会找一个数的倍数。 2. 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掌握找因数、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探究纸。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初步感知“相互依存” 师:课前我们找两个同学站起来,他们什么关系? 预设:同桌,朋友。 师:谁能具体描述他们的同桌关系?谁是谁的同桌?谁是谁的朋友? 师:我们能不能说某某是同
2、桌,某某是朋友? 师:对,不能,也就是说同桌、朋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对朋友“因数和倍数”,看看他们之间是否也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二、创设情境,激趣引思。课件出示学校呼啦圈社团活动图片。师:学校运动会要开始了,呼啦圈社团要排练一个有12人参加的表演,要求排成一个方队,每行的人数一样多,请同学们帮他们排一排。谁来帮帮他们?预设:排成一排,一排有12人;排成2排,每排有6人;排成3排,每排有4人。师:我把同学们的排队方式板贴在黑板上。还有其他方式吗?预设:排4排,每排3人;排6排,每排2人;排12排,每排1人。师:这些排队方式我们通过上面几种方式旋转一下就
3、能得到,所以我们忽略不计。 三、精讲点拨,学习新知。 (一)学习因数与倍数概念师:看来大家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你能用算式表示这几种排队方式吗?师:同学们,你能说一说这这些乘法算式里它们各部分的名称吗?预设:因数乘因数等于积。师:同学们的记忆真牢固,今天,我们给它们一个新得约定,以26=12为例,我们就可以说:6的2倍得来的数是它们的倍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那么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师:另外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学生交流。师: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除法算式,你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师: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我们所指的数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1 因数与倍数 青岛版五四学制 2 四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因数 倍数 青岛 五四 学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