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分类 北京版 (2).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分类 北京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 分类 北京版 (2).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统计的方法,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不同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分类与整理的过程,在活动中掌握按不同标准对物体分类的方法。探索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数据,初步体验随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活动。确立标准教学重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分类方法, 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不同的分类统计数据的收集过程。教学难
2、点:把同一些事物按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体会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也不相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人有要完成的统计图、表各-张。教具是打印好的可以移动的15张表示晴天的小图标、7张表示多云的小图标、8张表示雨天的小图标。记录6月份天气情况的空白表格。教学过程:(一)情境引人,自主学习1. 呈现例1的天气记录表。教师:乐乐(音频)今年6月份要去某地旅游,他们先找来这个地方去年6月份的天气记录(电脑出示如下页的天气记录表)。看到这张记录你想知道些什么?由于学生观察情境的切人点和兴奋点不会完全相同,所以虽然看的是同一幅图,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1:我想知道有几天是晴天,有几天是多云,有几天是
3、雨天。学生2:我想知道多云和雨天一共有多少天。学生3:我想知道哪种天气最多。学生4:我想知道天气情况有什么规律。设计意图从实际需要引发统计活动。学生有没有分类统计的热情,能不能主动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很大程度上受“需要”的影响。有统计的需要,就会积极投入:没有统计的需要,就不会自爱参与。天气记录表呈现的是各种天气情况混杂在一起的情形,不容易看清有几种天气情况,更不容易看清各种天气情况的天数。为了知道天气情况的种类和数量,需要“理一理”,需要“分类统计”。这样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2.尝试统计。教师: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了知道三种天气情况的
4、数量,学生很可能在天气记录表上一边看一边数,品然能得到数据,但离统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师:数一数分别有多少天。(15个晴天、7个多云天、8个雨天。)教师: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统计出来的。预设一一方法1:先分一分,再数一数。方法2:直接在表上一个一个地数方法3:边做记号边分类边数.请同学们看黑板 老师把这些天气做成可移动的小图片的形式,现在你们可以怎样去分类?(学生说)谁上来摆一摆,(在黑板上分分类)师:你能给同学们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分类吗?师:同学们 你们还有更好的分类方法吗?(引发思考)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认真观察 他和第一个同学摆的有哪些不同之处?追问:你和第一个同学不一样 你这样摆的好处
5、是什么?(便于数数、比较就是一一对应) 他这个方法非常正确,谁能既能达到这个目的,还能比他摆的更美观?师:既然这种方法便于比较 你们能根据这种方法,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比、和)建议:你根据什么提这个建议的?你真棒,你能恰当的运用咱们分类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说明咱们的统计是有作用的。小结:通过你们精彩的介绍,老师明白了要想知道三种天气情况的数量,原来有许多不同的统计方法。【设计意图】既放手让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又及时给子指导。学生有了统计题望,就会主动地分要、计数、比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板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分类 北京版 2 一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北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