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1 体积与重量沪教版 (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1 体积与重量沪教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1 体积与重量沪教版 (1).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积与重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到体积与重量的关系。 2、知道单位体积的重量,体积与物体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确立解决方法的能力,以及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说明: 一、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内容是已学体积知识的延伸,主要是理解单位体积的重量,体积与物体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内容也是理解物体的“密度”的基础,如果学生经历“单位体积物体的重量”概念的探究过程,可以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建立清晰的概念,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实际上,如果不理解“单位体积物体的重量”,为学生提供结构完好的、诸如一期教材中的应用题,大部分学生都能解题。然而
2、,对于为什么同一物体“单位体积对应的重量”在数值上是不变的?为什么相同体积的物体有的轻、有的重?这些问题恐怕只有建立了清晰的概念才能真正理解。而一旦概念清晰了,继而要解决的诸如求体积、求重量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二、对学生的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如果已知一些关于体积、每立方厘米(每立方分米、每立方米)的重量、以及重量等条件,学生是能够列出算式求解的。 2、学生已有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如铁比木头重等等,但是,其中的道理不是十分明白。 3、学习本节内容学生感到困难的、有疑惑的是,什么是单位体积重量?为什么同一种物体相应的单位体积重量是不变的?以及用科学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物体轻与重的现
3、象。 三、教法说明。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基础实际以及学习能力,采用“问题探究交流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直面问题,在探究中自主构建,在探究中体验“单位体积物体的重量”这一概念。 在设计中我分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习单位体积的重量,体积与重量三者之间的概念与数量关系。在设计中也尽量地做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第二层次是相关的练习,习题设计有层次、有坡度,循序渐进。教学过程:一、 引入。1、 同学们,小胖的爸爸想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为了外出携带方便,你们知道他在买的时候会考虑什么?(大小、体积、重量)2、 对呀,同学们帮小胖的爸爸出了许多主意,要考虑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1 体积与重量 沪教版 1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体积 重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