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7).doc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7).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2、在建构分数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3、在了解分数的产生和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用一把长一米的尺子,用米做单位,测量白板的长是几米?学生发现测量的结果是2米多,不能用整数表示,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分数。在
2、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课件出示情景图,古时候,人们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的一段表是一个长度单位,图中测量的石头的长度是2段多,不能用整数来表示,怎么办呢?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出示分物情景图: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小军和小兰,每人分到多少个西红柿?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板书:12=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都分不到整数个,只能分到个, 12的计算结果就用表示。桌上还有一块月饼,一包饼干,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平均分到多少块月饼?多少包饼干?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
3、表示。分数是人类为了适应实际生活需要而产生的,它来源于生活,应用于上生活。其实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分数,学习分数的意义。(出示课题)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理解的含义课前老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的含义,同学们都完成的不错,我收集几个同学的作品展示出来。课件出示照片,预设:(1)把一个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平均分成4份。涂色其中一份。(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一份。(3)把4个图形或实物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4)把一些图形或实物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学生举例说明每幅图表示的含义。2、认识单位“1” 为什么这几个例子都能
4、表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就表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平均分的物体不同,数量也不同)你们刚才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你能把这些物体分一分类吗?(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个物体可以换成什么?一条线段是一个长度单位,还可以是什么计量单位?刚才照片中的一些物体还可以换成哪些物体。强调一些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教师板书)这个单位“1”有双引号,它和我们以前认识的自然数1有区别吗?刚才的几个例子中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看作单位“1”?小结: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1 分数的意义 北京版 7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分数 意义 北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