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青岛版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青岛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青岛版 .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探索并发现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2 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3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难点:应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 导入线段公理在A、B两个点之间,我们连了若干条线,认真观察,哪一条连线最短?它有什么特点? AB教师总结: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二、 探究新知利用课件隐去多余的连线,只剩下下面这幅图。CAB师:根据刚才讨论,我们知道从A点到B点的连线
2、中,上面两条线段长度的和一定大于下面的线段,所以 a+bc。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师:这两条连线组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那么我们可以把刚才找最短连线的问题,转化成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问题。师:通过比较两种路线的长度,你发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揭示规律的必要性。结合学生发言,板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3)揭示规律的充分性。师:还有别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情况吗?同桌讨论,得出结论:a+cb , c +ba 。师:刚才的探究结果,是基于老师屏幕上的三角形得出来的,那其他三角形是否也有这个结果呢? 学生验证自己画的三角形三条边是否有这个结论。师:我们一起验证了多个不同的三
3、角形,都有这个结果,所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既然无论选哪两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都得到这个结果,那么你认为这个结论应该补充一个什么词呢?为什么要加这个词?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板书修正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 实验:探究围成三角形的条件实验:请用下面4组小棒中的一组,尝试围成三角形(单位:cm)(1)4、5、6 (2)4、6、10(3)4、5、10 (4)8、10、10实验要求:1.用手中的小棒,尝试围成三角形。2. 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在长度上有什么要求?结论: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只需要验证最短的两条线段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长度。四、巩固练习1.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2.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单位:cm)。(4)( )( )( )( ) ( )( ) ( )五、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CAB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a+bc a+cb b+ca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2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青岛版 四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4.2 三角形 三边 关系 青岛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