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比大小34-人教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比大小34-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比大小34-人教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数学年级/册一年级上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三单元:比大小教学目标认识符号“”、“”、“=”,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用“”“”“”、“”(猴和香蕉比)。1.咱们继续分,请你比一比,香蕉够分吗?还是用我们的老办法:一一对应。准备:一个对一个,一个对一个。2.这个时候我们知道,猴子的数量比香蕉的数量要。多。猴子有3只,香蕉有2根,3比2 多。我们可以用一个新的符号,大于号把这两个数连接起来,写成32。这就是大于号。这个式子读作:3大于2,跟老师大声读一遍:3大于2。仔细观察,大于号长什么样子?有大大的嘴巴,尖尖的尾巴。细心
2、的同学还发现了,它的大嘴巴朝着前面,尖尖的尾巴在后面。数学中,我们用大于号来表示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大。(2)认识小于号。此时,有的小朋友脑袋里出现了问号,好奇:老师,有大于号,是不是就有小于号呢?同学们很会举一反三,就像这幅分梨子的图所表示的这样,一个对一个,一个对一个,一个对一个,猴子有3只,梨有4个,猴子的数量比梨的数量少,也就是3比4少。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请小于号来帮忙把这两个数连接起来,写成34,它就是小于号。我们一起和它打声招呼:欢迎你,小于号。这个式子读作:3小于4。仔细看看,小于号长什么样子?它也有大大的嘴巴、尖尖的尾巴。三、 区分“”、“”和“”。大于号、小于号长的像双胞胎一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3.2 大小 34 人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