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大禹治水-部编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大禹治水-部编版(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五课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围绕“伟人”这一主题展开的。大禹治水是一篇古代民间故事,距今时代久远,学生对治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本文的结构比较清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写了洪水泛滥使得人们痛苦,大禹带领百姓疏通河道,最后治服了洪水。本课重点学习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即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着重通过不断地朗读,让学生了解洪水经常泛滥,从而积累“淹没了田地”式的动宾短语。第二自然段了解鲧治水,以“怎样治水”“结果怎样”的理解,为第二课时学习大禹治水的经过和结果做铺垫。本课是故事类体裁的文本,旨在引领学生读故事、讲故事。因此在教学
2、中,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创设多样情境,如字理识字、多媒体情境等,帮助学生读懂故事,把握语文要素。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借助板书进行复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学情分析: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时代距离今天也有上千年,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这就需要老师的情景渲染,对比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另外,本班孩子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能力较强,教学时可大胆放手,由孩子们自读自悟可能效果会更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从而懂得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是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学习2抓关键词句,引导
3、学生理解品读,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奉献的意识。教学重点:深入体会大禹治水过程中的辛劳,从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事迹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教学手段:1、多媒体2、学生熟读课文,自主预学生字,查阅关于大禹的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能复述课文。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3.能根据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
4、的精神。2.能根据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教学手段:PPT教学过程:板块一:启学眀确任务 激发学趣同学们,2020年是让我们最难忘的一年。去年是新中国70岁的生日,祖国70年的伟大成就令每一个中华儿女无比自豪!今年面对新冠疫情爆发,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战“疫”,祖国是我们的强大后盾!明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充满期待!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为“传承中华文化”和“献礼建党100岁生日”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可以尝试做“中国故事宣讲人”。让我们行动起来,开始练习“讲好中国故事”的本领吧!【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时代背景,设计“做讲好中国故事宣
5、讲人”这一驱动任务,开启本单元的学习之旅。让学生明白,只有在这单元学好讲故事的本领,才能做好“中国故事宣讲人”。具有挑战性的真实任务,会自然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板块二、探学按照提示 讲好故事一、复习回顾1.请四名同学朗读课文,回忆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如果讲述有困难,则出示填空,学生试着用上节课积累的词语练习讲述。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 ),给人们带来无数( )。鲧用( )的办法治水,洪水( )没有( )。禹用( )的办法治水,毒蛇猛兽被( )走了,百姓( )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二、按照提示讲好故事1.我们不仅要自己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还要作为“讲好中国故事”宣讲人,传承中国文化,把
6、这个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赶紧看看课后习题给我们介绍了的讲故事的小妙招吧!出示图片,学生借助提示讲故事。预测1:把“提示”从头到尾读了一次;预测2:不看提示,直接去读课文;预测3:用自己的话讲述,但是顺序混乱,详略不当。2.根据预测,以第4自然段为例练习讲述,共同探究“讲好故事”的方法。(1)出示提示: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看到到这句话,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预设如下:禹为什么用开通河道的办法治水?他带领人们做了什么?治好水后人们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2)老师小结:我们的问题一般是围绕关键词产生的(标红关键词),往往关注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学生反复读第4自然段,并借助
7、插图,试着把书上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话来讲述故事。(4)小结“讲好故事”的方法:围绕提示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反复读文,积累语言;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复现语言;按照顺序,串联问题,清楚讲述。3.迁移方法,讲述全文:(1)运用“讲好故事”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一段,练习讲述课文1-3自然段的故事;(2)请小组同学根据“评价单”进行评价;(3)小组选出优秀代表在全班讲大禹治水的故事。(4)听完故事后,你最想对大禹说什么?(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设计意图:“探学”环节遵循学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寻“讲好故事”的秘诀和步骤,并迁移运用,完整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最终形成能力,
8、进一步获得“我可以讲好故事”的成就感。教学设计时,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既学会了讲故事的方法,又受到人物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感染。】板块四:助学运用方法 勇于尝试看来,大家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讲好故事”的小妙招,接下来,就让我们尝试练习一下吧!一、熟读短文三过家门而不入,理清故事的内容:1.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2.第一次儿子降生,第二次儿子招手,第三次儿子拉他,他三次都不入家门;3.大禹的故事被传为美谈。师:他治水十三年,都没有回过一次家,三次路过家门却没有进去看一眼。难道他不爱自己的妻子吗?生:爱。师: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吗?生:爱。师:对呵,为了治水,他舍弃了妻子、舍弃了孩子,舍弃了家,这是
9、多么伟大的牺牲啊!孩子。师: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为了治水,禹三十岁才结婚。师:他牺牲了家庭的幸福,为了治水,禹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师:他放弃了安稳的生活为了治水,禹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二、根据提示,运用“讲好故事”的方法试着讲讲这个故事,请同桌评价。【设计意图:把“讲好故事”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既丰富了原文内容,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学以致用、熟能生巧的目的,为后续完成整个单元的项目学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板块五:延学课外搜集 讲好故事民间传说故事只是浩如烟海的“中国故事”中的一个小分支,但是故事中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聪明才智,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博大胸怀。这一切都融入了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血液,塑造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中国魂”。一、完成课后练习题。二、请你在课后广泛搜集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认真读一读。三、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阅读斑羚飞渡。【设计意图:让学生把项目学习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运用与拓展,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建立起真实的联系。不仅能品尝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乐趣,更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种子深深地植根在心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