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商的近似值(二)(进一、去尾) |苏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商的近似值(二)(进一、去尾)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商的近似值(二)(进一、去尾) |苏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商的近似值(二)”的教学设计【设计理念】 解决实际问题时,为什么要求近似值?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机械地告诉,不是简单地让学会说,而是通过识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进而解决问题。通过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出浮光掠影地肤浅,积极主动地思考,生动活泼地发展。【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第71页例13、课本第72页练一练。【学情与教材分析】例13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
2、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学习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 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评价任务】1. 会用“进一
3、法”“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2. 会独立列式计算。3. 会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选择合适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教学重点】1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2.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1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 2.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新课(语气轻松、谈话导入。听学生发言) 1、老师周末去超市购物,买了2.1千克葡萄,每千克6.49元,我想总价应该是单价乘数量,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等于积中的小数位数。所以积应是3位小数,于是用计算器计算,得到13.629元,而商品标价是13.63元,实收
4、13.6元,哪位同学帮老师解释这是为什么?商品标价:货币单位最多到分、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分、实际使用只能精确到分实收:日常使用一般精确到角,保留一位小数。(实际买菜时候,还有的精确到元,不过有时也不用四舍五入法) 2.看来同学们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掌握的不错,老师这还有一组题目,请你们判断能不能应用四舍五入法 (1)每件童装钉4颗纽扣,共有8颗,可以钉几件?9颗纽扣可以钉几件?10颗呢? (2)同样是8颗纽扣,放在盒子里,一个盒子只放四颗,至少准备几个盒子?如果有9颗纽扣,至少准备几个盒子?如果有10颗呢? 钉纽扣,不管余几个,都要舍去,因为余下的不够钉一件衣服;装盒子,不管剩下几个,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3商的近似值二进一、去尾 苏教版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5.13 近似值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