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比例尺|西师大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比例尺|西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比例尺|西师大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六年级上册数学比例尺【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九第1、3题。【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尺子、格子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大约10分钟)1、复习准备:(1)、填空:1千米=( )米 40厘米=( )米 500000厘米=( )千
2、米(2) 、化简比:5厘米:0.4米 0.5厘米:30米 6厘米:3千米(3) 、口答: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图形的形状( ),大小( )。2、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再依次点击世界地图,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平面图平面图。教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教师:我们可以把地图画在纸上,同样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 今天,我们学习按一定的比例尺将图形缩小或放大。(板书:比例尺)二、自主探索,感知比例尺(大约20分钟)1.“实际距离”的含义。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教室长9米,宽6米就是实际的长度,即实际距离。(板书)2.“图上
3、距离”的含义。教师: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边长为1cm方格纸上。(1)电脑出示学习要求:确定图上的长和宽;个人独立作出平面图(方格边长是1厘米);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2)学生自主设计教室的示意图,师巡视并指导。(3)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方案、思路。学生甲: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100倍,图上的长就是厘米,宽是厘米。(长画9格,宽画6格)板书:9厘米9米99001100 6厘米6米66001100学生乙: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200倍,图上的长就是4.5厘米,宽是3厘米。(长画4.5格,宽画3格)板书:4.5厘米9 米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2比例尺 西师大版 六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5.2 比例尺 师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