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圆的周长 |冀教版 (1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圆的周长 |冀教版 (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圆的周长 |冀教版 (11).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圆的周长”概念的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 “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又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圆的周长前已经理解了周长的意义,掌握了关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半径,直径的关系并且会画圆,能测量出圆的直径。这节课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认识圆周率,从而总结出圆的周长计
2、算公式。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讨论、测量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圆周率以及总结圆周长公式的过程。2、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圆周率,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运用周长公式正确进行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探索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做好铺垫师: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周长的问题。出示课件:(图形)师:看屏幕,认识它们吗?谁来指一指它们的周长?生上台指。师总结:围成一个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
3、和就叫做它们的周长。出示圆师:继续看,这是。生:圆师:圆的周长你能指一指吗?生上台指师:我们一起来指一指! 从一点开始,绕一圈,回到这一点里结束。(出示动画)师总结:围成圆一周曲线的长度就是圆 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二、层层设疑,感受化曲为直师:如果给你一张正方形纸和圆形纸片,利用直尺你愿意测量哪个图形的周长?说说看生答,阐述理由。师:那是不是就因为圆形的边不是直的,我们就没有办法测量它的周长了呢?大家想象一下,圆形的周长展开后,会成为什么?看,老师手中有一个圆形的皮筋,谁能想办法测量它的周长?生答老师动手剪断,看看成什么了?看看你们桌子上的一元硬币,怎样知道它的周长呢?大家想想办法。(滚动
4、法)、(绳绕法)、大家的办法都很好,无论是滚动一周,还是绕绳一周,我们都是想办法把曲的线转化为了直的线,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我们把它叫做化曲为直。(板书:化曲为直)师:在刚才的操作中,大家都能想办法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不是所有的圆都可以这样测量呢?请看,师动手甩绳子,在空中形成一个个美丽的圆,这样,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到底有没有一种既简单又能准确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呢?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系呢?请大家猜想一下。(和直径有关,和半径有关,。)师:大家认为圆的周长可能和直径或半径有关,其实跟半径有关自然也会跟直径有关。三、动手操作,引导探索1、大胆猜测,激发兴趣。师:那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没有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圆的周长 冀教版 11 六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4.1 周长 冀教版 1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