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2课 画大熊猫|冀教版(2).doc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2课 画大熊猫|冀教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2课 画大熊猫|冀教版(2).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课 画大熊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大熊猫的体态和颜色特征,了解圆形工具的使用技术,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能力目标:通过用“画图”软件画大熊猫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如何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工具来绘画简单的图形和图画。心里目标:培养学生喜欢计算机画画,人兴趣。教学重点:使用画图程序的椭圆工具画出大熊猫。教学难点:工具的实际操作练习。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演示教学与辅导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学生:喜欢。老师: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只可爱的大熊猫,请大家欣赏,请看大屏幕,你看看他们可爱不可爱。(出示课件)在欣赏的过程中,用大熊猫请小朋友给他画像的请求引出本课的课题,(板
2、书:第二课 画大熊猫)展开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特征,(先引导学生分析大熊猫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颜色、形状等特征。最后总结出大熊猫的特征,主要是通过各种图形、结构、颜色来共同表现的,最后找到合适的工具来画大熊猫,让学生们思考应该用哪些工具、材料来绘画,按什么样的顺序画大熊猫的各个部分,为绘画做好设计准备。2 教师示范、学生尝试工具与教师指导教师示范画大熊猫的过程中的细节提示:1)、注意编辑菜单中“回复”工具的应用。2)、颜色填充工具、椭圆工具、刷子工具的应用。3)提示学生可画各型态的大熊猫。第一个同学要求5分钟画完,然后把微机交给同桌同学画,时间也是5分钟。学生在逐个尝试工具的
3、过程中发现画大熊猫所需要的工具如圆、椭圆工具、刷子工具的操作方法,熟练操作过程。注意学生时间上的安排,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工具可以随意选择,综合利用,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和途径。如利用铅笔工具,也可以画出椭圆、圆形等。“提个醒”中介绍了“撤销”操作的功能,由此可感受计算机作画的优势。3 保存作品:存储是信息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储的图画可以被重新调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功能。完成的画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为了避免突然断电或者死机等造成信息丢失,要及时地保存文件。“小本子”也是保存信息的方法,它保存的是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培养学生对重要、易忘信息及时记录的习惯。通过小本子记录文件名和保存位置,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保存在计算机中的作品。4 学生画画活动完成后,评出光好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讨论手工画画与计算机画画的异同,说出计算机画画的优势。5 小结:作品评价与指导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提倡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像”与“不像”,应以赞扬为主,并给以适当的指导。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经验进行不同的要求与指导。板书:第二课 画大熊猫工具:椭圆、颜色填充工具、刷子,铅笔,圆角矩形、作画顺序:由上到下,由大到小。颜色:黑、白。小提示:画错了用“撤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第2课 画大熊猫冀教版2 三年级 上册 信息技术 教案 大熊猫 冀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