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第1-2课时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第1-2课时苏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学习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24学习内容:教材40-41页例题1、“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学习目标: 1.认识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3.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2.难点: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学习准备: 制作课件,制作各类统计图 学习过程: 一、自己学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自主学习单自主探究1.你能根据调查记录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吗?2.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是怎么计算的?3.条
2、形统计图中每格的高度表示( )人。4.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自主应用根据几类电视节目,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一类?先利用下表在小组里调查,再在全班汇总,并完成课本41页“练一练”节目类别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类体育类人数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自主质疑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想知道什么?还有哪些疑问?二、交流学(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统计表,(课件出示学生做过的统计表)我们知道,把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便于比较、分析,研究事物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来学习统计图,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计图。 课件展示(图片)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条形统计图。 (二)出示课件:例
3、1如下表: (三)根据出示的统计表,制作条形统计图。观察统计表,问“合计”指什么? 师: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1. 先写出统计图名称、制图时间。 2. 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3. 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条与条之间间隔要均等。(用尺子量。教师正确示范。) 4. 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的大小具体情况,确定单位表示多少(这里我们用5厘米的长度表示5人?(单位长度一定要细讲,用尺子量。教师正确示范。) 5.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四)、根据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个班的人数最多?是多少人? 2. 哪个班的人数
4、最少?是多少人? 3.最多人数的班级比最少人数的班级多多少人? (五)、概括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师:经过对条形统计图的分析,我们发现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观察制作的条形统计图,说出它的特点和作用。 特点:直观(看出和比较数据的多少)(一看就知道谁多谁少。) 鲜明、美观(互相垂直的两条射线花的稍 微粗一些,每个直条的宽窄要一致,长短要准确,还可以在条中涂上颜色) 三、实践学(至少有13-15分钟的练习时间) (一)请学生根据自己做的调查表,做出条形统计图。 (二)作业展示 教师注意检查学生作业情况: 四、反思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画正字的方
5、法 有条理教学后记:数据的分段整理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25学习内容:教材42-43页例2、“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2题。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3、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学习重点、难点:1. 重点:分段整理数据2. 难点:分段后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学习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自己学数据的分段整理自主学习单1.你能根据梅峰小学鼓号队身高记录单,用打“正”字的方法,整理上面的数据吗?身高/cm1301
6、391401491501592.你能把上面的数据填入下面的表中吗?梅峰小学鼓号队队员身高情况统计图 年 月身高/cm合计130139140149150159人数通过统计,你有什么收获?二、交流学(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1、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想一想,在每次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120cm129的穿小号,130139的穿中号,140149的穿大号。)2、现
7、在我们已经想到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3种型号,看了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那下面该做什么?(按各段统计,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更喜欢哪种统计方法呢?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结果)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出示完整的表格
8、,包括表名和日期。4、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统计三、实践学1、其实我们身边用分段的方法来整理的现象是很多的。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比如成绩:90多分的为A,70多、80多的为B,60多的为C,60以下的为D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出示)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怎么分段比较的合适?(50多的为A,40多的为B,30多的为C,20多的为D。)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交流校对2、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家园,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演示: “你知道吗?”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一些常识3、现在你们想知道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
9、吗?(出示p.72第2题)找一找,哪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优”?画“正”字统计在表中。那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请大家找一找。(良)把其他也是“良”的城市找出来,统计好剩下的几个城市空气质量属于哪一段呢?继续填写。根据“正”字整理情况,完成统计表。看了这份统计你有什么想法么?指名读一读表名,这个表名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时间:2004年4月30日指出:空气质量随时会随着一些交通、工业等情况发生变化,所以这份统计表还特意要说清楚统计的时间。4、再来看一份我们比较熟悉的城市上海在2004年4月整个月中的空气质量情况演示该题,先找到刚才提到的“4月30日 58”指出:4月30日这天,它的空气污染指数是58,空气质量良,是不是每天都这样呢?(不是,有空气质量优的时候,也有轻度污染的时候。)根据这份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你能评价一下上海2004年4月份的空气情况吗?你想到了什么?(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四、反思学1.我们今天学习了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课后请大家多搜集一些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素材,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2.在刚才提到的空气特别好的城市中,我去过四个地方:北京、贵阳、桂林、海口边说边出示自己在这几个地方游玩时拍的一些照片,让学生感受美。教学后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