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6 整数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沪教版(10).doc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6 整数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沪教版(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6 整数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沪教版(10).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乘法分配律 一、任务分析1.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隶属于“数与运算”版块,在上海版教材中安排于四年级第一学期教学。本教学内容的前续知识有:几个几加减几个几,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横式计算等。本教学内容相关的后续知识有: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方程部分的部分计算运用等;在中学阶段乘法分配律将应用于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等技能中。因此,本教学内容的定位为从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向理解乘法分配律、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能有意识地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等的重要转折点。本教学内容在教材设计中是以学生熟悉的面积变化及匹配的示意图的形式呈现,这将成为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载体。2学情分
2、析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尚未达到理解的水平,特别是从具体案例到抽象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体验尚未完整体现。四年级作为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有一定数学阅读能力,主题明确、动态丰富的微课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数学阅读;微课前置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变革,也将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更多的交流互动机会,为小组合作分享提供可能。同时,小学阶段学生正面临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的关键期,以形助数、以数促形的双向联想理解,将会为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提供支持。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2.会利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使计算简便”等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课前
3、置主动学习、课中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经历体验、例举、归纳概括的过程,对数学的不完全归纳法有初步体验,同时提升数学阅读、数学表达能力。2. 利用并增补部分教材内容,通过以形助数、以数促形的双向联想理解,促成数形结合思想的培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聚焦静心阅读、主动思考归纳的习惯;在小组合作分享中养成认知倾听、借鉴分享等主动学习的品质。教学重点:通过具体实例归纳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从教材出发,基于生本分析等方面的思考,提出的本节课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解读。1.知识与技能维度本维度的目标定位是基于学生知识的逻辑起点,把之前较为零散、
4、感悟为主的知识上升为对乘法分配律内涵本质的理解,并能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主动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过程与方法维度脑科学研究表明,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发挥最大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把“数形结合乘法分配律”微课的学习安排在课前,使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的场所、时间、重复学习的次数等学习方式。我们为学生提供导学单,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数形结合乘法分配律”微课内容的“导航地图”,学生课前的自学为课中小组互动交流等提供铺垫,促进学生认知水平(阅读、表达)的提升。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但数学思想方法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
5、而言较难理解,因此我们以“乘法分配律”这一知识为载体,通过数形双向联想的方式体验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大脑具有社会性需求,学习伙伴是学习环境中最好的资源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有效的社交和学习反馈的途径。学生在组内的交流、倾听、不同水平学生之间可以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主动学习品质的养成。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目标对接教学任务设计课前微课学习【知识与技能】1.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归纳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课前置主动学习、课中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经历体验、例举、归纳概括的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6 整数的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沪教版10 四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4.6 整数 四则运算 运算 定律 乘法 分配律 沪教版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