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丨苏教版.doc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丨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丨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依据条件想起解决两部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题意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并能正确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2、使学生借助线段图进一步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与问题的联系,感受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发展几何直观,培养分析、判断、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尝试回顾反思,继续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应用策略解决连续比较的两步计算
2、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题复习:找出有联系的条件,说说可以求出什么?(1)梨树有10棵,桃树是梨树的2倍。(线段图)(2)买3盒钢笔,每盒10支,圆珠笔每盒12支。(3)买3盒钢笔,每盒10支,买的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1、出示复习题要求。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几个练习。齐读。2、出示第(1)题:师,请看这题,你能读懂吗?告诉你什么?那根据条件(师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课件相机分步出示:师:我们可以根据两个有联系的条件,求出一个问题。课件:隐去文字,框里出现条件,条件,问题。3、出示第(2)题:谁来?(根据学生的回答,由条件两字隐去而出现具体的文字条件
3、和问题)4、出示第(3)题:那这题呢?(课件恢复成条件、条件文字的形式)学生回答:第一种情况:根据条件买3盒钢笔每盒10支钢笔有多少支?买3盒钢笔每盒10支钢笔的支数第二种情况:根据条件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 圆珠笔有多少支?再根据钢笔有30支和圆珠笔比钢笔多18支,求出圆珠笔有多少只?(学生说的同时,隐去上面两个框和箭头,再出出示第三个条件,问题。5、复习的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所练习的就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今天我们继续来运用这个策略。二、运用策略(一)例题。1、出示例题。师:请同学们读题,你读懂了吗?(生:懂了),那老师给你们三个问题,同时课件出示:你会解答吗?(1
4、)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在线段图中填一填。(2)和同桌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3)找出有关联的条件,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交流(1)出示学生作业纸,师: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填的,对吗?(2)我们把题目转化成了线段图(课件隐去文字题目,剩线段图),谁来看着线段图来说说条件和问题(指名2人说)。我们一起来说一说。(3)第3个问题谁来说一说。3、分析问题:(1)指名说,你是根据条件( )和( ),先求出( )(课件隐去上面两个框和箭头), 然后再根据( )和( )再求出( )。同时出示示意图 绿花有12朵 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黄花有多少朵数? 红花比黄花多7朵 红花的朵数(2)请同桌互相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从条件想起的策略丨苏教版 三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5.1 条件 想起 策略 丨苏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