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克丨苏教版 (1).doc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克丨苏教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克丨苏教版 (1).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知道千克的符号为“kg”。 【教学难点】:了解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充分感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建立“轻”“重”的概念。 同学们,如果我们要进行一个背人跑的比赛,你愿意背老师还是某某小朋友?哎?大家为什
2、么都想背某某小朋友呢? 小结:老师人高就比较重。某某小朋友又瘦又小,她就比较轻。大家都愿意背轻的,这样跑起来比较省劲,才能跑得快。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的物体比较重,有的物体比较轻。 2、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同样大的瓶子,1号瓶,2号瓶)你们猜猜哪个瓶重? 有的同学说1号瓶重,有的同学说2号瓶重,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到底哪一个瓶子重?(1、用手掂一掂。 2、用秤称) 请几个学生掂一掂,说说哪个瓶子重。 那究竟有多重呢?我们最好来称一称。 设计意图:第一个环节以游戏引入“比较轻重”的现实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个环节适时提出问题,引出秤,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本课学习的知识中来。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3、验和激发探究欲望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 探索新知 (一) 认识秤。 1、 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哪些秤呢? (出示各种秤:盘秤,电子秤,弹簧秤,天平,磅秤) 2、逐一介绍。 老师今天把称家族的大多数朋友都请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台秤:把物体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体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体放入盘内,再输入单价,就可以知道要用多少钱。 弹簧秤:把物体挂在钩子上,就可以读出物体的质量。 天平: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右盘内的砝码和下面的标尺表示的刻度来计算左盘中物体的质量。 磅秤:计算秤砣质量和秤杆刻度表示的质量,我们可知被称物体质量。 (电子秤
4、称菜或超市里称散装食品;袖珍秤家庭用,妈妈买菜比较方便;磅秤一般在批发市场用,称比较重的货物;体重秤用来称体重;天平实验室用。) 3、 认识台秤 用秤可以来称物品有多重,也就是指物体的质量。今天老师带来了台秤这个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在我们桌子上的秤就是台秤。物品的重量也有它自己的单位,常用的重量单位是千克,千克也叫做公斤,用符号“kg”来表示。 (1) 课前老师请小朋友做了调查,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学生汇报。 (2) (2)那么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要想了解1千克有多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台秤。 仔细观察秤,说说你在台秤上看到了什么?(大致观察) 托盘放我们所要称的物体 刻度告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千克丨苏教版 1 三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2.1 认识 千克 丨苏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