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统计(条形统计图一)▏沪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统计(条形统计图一)▏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统计(条形统计图一)▏沪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条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比较、 判断、或者说明简单的问题。2、 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每个刻度可以代表1个单位,也 可以代表2个单位。3、学会科学、客观地统计事物。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每个刻度代表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每个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读懂图中的信息。教学难点:知道奇数数量在1刻度代表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中的表示。教学准备:PPT、学习单教学过程:一、 情境引入,初步探究“校园趣味运动会”即将召开。学校设置了以下趣味项目。二年级的小朋友们的热情都很高,纷纷主动报名参赛。看,这是二(1)班、二(2)班报名人数的统计表。你能说说看每个班级参加比
2、赛项目的人各是多少吗?【设计意图】简单复习前一节课的知识:统计表。1、 二(4)班也交了一张单子。咦,他们怎么交了一张图呀? 你能读懂吗?仔细观察,你从图中读懂了哪些信息? 再和同桌轻轻地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刚才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感受组成条形统计图的几大要素。并体验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读取信息,总结方法。2、体育老师提问:参加夹弹珠的人比参加贴鼻子的多几个人?二、对比辨析,深入探究1、小胖也画了一张二(4)班的项目报名人数统计图。却被体育老师说:不合格,并退了回来。你能帮他找找被退回来的原因吗?【设计意图】感悟有时候一小格代表1个人不够。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一认知冲
3、突。2、 在小伙伴们的帮助小,小胖又重新画了一张二(4)班项目报名人 数的条形统计图。(见右上图) 观察,修改后的图和之前的图相比,有什么地方发生了改变? (每一小格代表2人)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感受有时候每一小格可以代表2人。 小丁丁提问:(1)小胖,你们班参加哪个项目的人最少?是多少人?(2) 参加呼啦圈的人比参加贴鼻子的人少几个人?三、练习巩固,灵活运用1、小巧也画了一张二(5)班的项目报名人数统计图。可是因为时间紧张,有些地方没有完成。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补完吗?(1)图中,每一小格代表( )人。(2)根据条形统计图将统计表填写完整。(3)试试看,将代表 的直条涂好。【设计意图】巩固每一小格代表2个人的条形统计图。探索奇数数量在每一小格代表2个人的条形统计图中的表示。2、正当小巧想要上交该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有2个人改变了主意:他们不想参加贴鼻子了,他们想去参加掷飞镖。应该怎么修改这张条形统计图呢?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小巧吗?【设计意图】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冷静思考,灵活变通。四、 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请完成评价表。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说一说。五、板书设计 条统计图 形标题数据直条项目 每一小格代表1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 统计条形统计图一 沪教版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3.2 统计 条形 统计图 沪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