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乘法、除法一(分一分与除法)▏沪教版 (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乘法、除法一(分一分与除法)▏沪教版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乘法、除法一(分一分与除法)▏沪教版 (3).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内容分一分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教学状态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2、4、5、8乘法口诀基础上学习的除法准备课。除法学习第一阶段-行为阶段,即等量划分(装袋、乘车、度量)、平均分。本课主要研究等量划分,其实质是重复取走的行为,用算式与之对应,就是连续减去相同数。教材是通过演示橙子装袋这一“重复取走”的行为,引出“同数连减”的算式,体现 “包含除法”的含义,但并不出现除法算式。本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将教材重组,创设了较多的操作活动的情境,促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获得对除法的初步体验和感性认识。“每组6颗星星,每人分3颗,可以分给几个人”,是本节课承上启下的实践活动,引申到分12个小圆
2、片,通过具体操作及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样性、合理性;,为后面学习“包含除法”提供分步完成的经验与策略。学情分析: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初步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但在探索和发现问题、解题多样性方面还比较欠缺,特别是在思维多样化方面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本课是在他们认识了乘法并会计算有关“2、5、4、8”等简单乘法的基础上,通过探索-发现研究,理解重复取走的行为可用同数连减的算式表示,初步体会“包含除法”的含义。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新知的探究,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但学生之间还有较大差异,例如:幸冯海、吴欣怡、方瑶等学生对于识记性知识较易掌握,而对于发散性思维就显得较为薄弱,特别
3、是幸冯海、吴欣怡在动手操作、口头表达等方面多加以关注、培养。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强,能在老师引领下积极参与新知的探究。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体验重复取走的过程,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初步感悟除法。2、初步理解几里有几个几的含义。3、通过动手操作、表象训练及数学语言表达,经历从实物到算式的数学化过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等量划分就是重复取走的行为,可以用同数连减表示也可用乘法算式表示。教学难点:理解“几里有几个几”的含义,初步感知除法的意义。教学准备:ppt教学板块目标指向师生活动评价关注点一、复习引入,铺垫新知复习求总数就是求“几个几是几”,为学生理解“几里有几个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 乘法、除法一分一分与除法 沪教版 3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2.10 乘法 除法 一分 沪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