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3).doc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3).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比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2. 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形式。3.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难点:理解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新课:1.(出示杨利伟在机舱的照片)。问:你知道照片中的人是谁吗?(杨利伟)你对杨利伟了解多少呢?(生答)师:这幅照片就是杨利伟叔叔在机舱里向全世界的人们展示联合国旗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旗。你知道他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吗?(出示两面国旗图片)长15里米,宽10厘米二、 探求比的意义:(1)师:根据这两个数量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1)长和宽的和是多少厘米?(2)长比宽多多少厘米?(3)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师:这些问题都是研究什么的?(和、差、倍)师:今天文明就来研究与倍有关的知识。“长是宽的几倍”这种比较关系,还可以说成长与宽的比是15:10,“是长 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说成宽与长的比是10:15.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板书(比)(2)列举比师:刚才这两种比都是同一类量的比。我们再来看下面的这句话。(出示教材中间部分语句) 通过刚才的阅读,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比的意义 人教版 3 六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第四 单元 课时 意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