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快乐的音乐会教案 课 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1 能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型及演奏姿势。2 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3 能通过自己对其它乐器的认识,大胆的为歌曲创作第四、第五段歌词。教材分析: 快乐的音乐会是有马华作词,潘振声作曲的一首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 歌曲为2/4拍,一段体的分节歌。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地插入八分、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引出第三句转句,一个小小的低回,噢,原来是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地蹦跳,音乐会也因此获得了成功。歌曲
2、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但是这首歌曲有三段,二年级的孩子用一节课的时间很难掌握。并且第一段中小胡琴的声音节奏和歌曲最后结束句的节奏对孩子来说是这首歌曲的最大难点。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这两处节奏我分别采用了拍手带动法和对比演唱法进行了处理。教学重点:1 使孩子能用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2 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外型及演唱姿势。教学难点:1、 准确掌握歌中节奏:比如2/4 x x x x x x x x x x 0 x x 0 嗞 扭 扭 嗞 扭 扭 扭 得儿 喂 (第一段小胡琴的声音)2/4 x x x x x x x x x 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3课演唱 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 人音版二 年级 音乐 上册 简谱 演唱 快乐 音乐会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