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课 将相和|部编版.doc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课 将相和|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课 将相和|部编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将相和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弄清楚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将相和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整篇课文一共分多少段?(分三大段)每一大段的段意是什么?(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个故事,那么每一个故事的之间究竟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我们今天就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二、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主要交代了时代背景)2、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它是后面三个故事发生的总起因)三、阅读分析第一个故事,思考问题:1、故事的起
2、因是什么?经过怎么样?结果怎么样?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2、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课文第三自然段: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3、蔺相如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样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用处?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4、阅读第8自然段,找出表现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动词。
3、(捧、退、靠、举、撞等)5、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造成这样一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就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和氏璧及时送回国。6、仔细读课文第8、9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蔺相如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机智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学生自由发挥)四、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齐读1115自然段,思考问题:1、“瑟”是什么?“缶”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6课 将相和部编版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