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1).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均数教学目标:1、 初步建立平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4、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数据的平均数。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切实掌握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争论师:我这里有几个放了铅笔的笔筒,要是每个铅笔的笔筒里的铅笔一样多,
2、应该怎么办?师:那么同学们说说,怎样分就一样多了? 生:从多的里面拿出一些补给少的。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3,这个数就叫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你们刚才运用的就是咱们数学上用来研究平均数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平均数,研究它的意义。二、寻求方法,探索新知1、出示第一组统计表第一组和第二组比赛情况。观察这一组统计表,你都得到了哪些信息?提问:哪一组的成绩好些?可以怎样进行比较?(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小结:由于人数不同,不能比总投中个数,比两个组平均投球的个数,也就是它们各自投中
3、的平均数比较合理。那么怎么求平均数呢?(指名说方法,找同学板演)说说你的思维过程。师:为什么两次计算时同学除以的数不一样?。仔细观察得到结果7和6,与原来每组数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你有什么独特发现?引出:平均数介于最大和最小数之间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此外,一组数的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3、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师:刚才我们在求这两组的平均成绩时,都用到了计算方法,这两个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先求每组投中总数,再求平均投中数。也就是先合后分。引出:求平均数方法,总数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1 四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8.1 平均数 冀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