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4).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4).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平均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二) 学生经历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感知“移多补少”“对应”等数学思想。 (三)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验学习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移多补少”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1出示情景图片熊出没看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共同发现了一个宝藏熊大拿了6箱,熊二拿2箱,光头强拿了7箱,这下把光头强高兴坏了,熊大熊二觉得不公平。你们觉
2、得公平吗?怎样分才是公平的呢。学生:平均分才公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几个数的平均数(动手操作课前发的统计图移动圆片)学生汇报:把光头强的宝箱拿2箱给熊二,再把熊大的宝箱给熊二1箱,这样没人就是5箱了。师: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一个相同得数,这个数就是那几个数的平均数。那刚刚的5就是6.2.7的平均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平均数(师板书课题)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保护环境,这个环保小队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 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他们平均每人收
3、集了多少个瓶子?学生汇报交流。(根据导学案内容汇报) 小结1:求平均数实际就是把多的补给少的,在数学上叫做“移多补少”。 你能用计算的方法来计算他们得平均数吗?试试看吧(14121115)413(个)。 (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解决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掌握“移多补少”以及“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数学方法。)小结2:求平均数也可以采用计算的方法,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即:总数份数=平均数三、小组合作,深化理解我们刚才了解了很多关于平均数的知识,下面请你完成导学卡的内容并在小组中讨论总结1.平均数的
4、特点是什么?2.求平均数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先自己独立写,在与组内其他人讨论;小组汇报,师及时点评平均数的特点,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那个数要小,而比这组数据中最小的大。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计算的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3、知识运用同学们总结的真好,你们都是爱动脑乐助人的好孩子。前不久有一个班级比赛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快去看看怎么回事吧!男生对和女生队踢毽子比赛,结果如下表男生队女生队王小飞19杨羽18刘东15王诗文20李雷16李玲19谢明明20张静19男生队总成绩是70个 女生对总成绩是76个 男生队女生队王小飞19杨羽18刘东15王诗文20李雷16李玲19谢明明20张静19孙奇15男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4 四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8.1 平均数 冀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