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2).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教学课题平均数教学课时1上课教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2.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谈话导入二、 互动新授三、巩固拓展四、课堂小结谈话:同学们过年时,有收到压岁钱吗?生:收到了,爷爷奶奶给的!师:今天有带来吗?带来了多少?生1:我带了15元。生2:我带了:11元。生2:我带了12元。生3:我带了14元。师
2、:提问,小朋友们,他们今天共带了多少钱来?平均每人带了多少钱来?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平均数。教学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平均数的问题。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汇
3、报展示。汇报预测: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
4、个”这句话的?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是虚拟的量。教学例2。创设问题情境。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毽个数等)探索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
5、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学生动手列式计算:男生队: (19+15+16+20+15)5 = 855 =17女生队: (18+20+19+19)4 = 764 = 19全班汇报交流。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平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
6、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在生活中见过平均数吗?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平均数
7、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成功之处:1.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例1的教学中,通过求一个小组四个学生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让学生借助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不是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从而算出平均每人收集到13个,使学生在学习平均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到平均数13与以前学习的平均分是不一样的,平均数13实际上是一个虚拟数,并不一定真实存在。而在例2的教学中,通过两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2.解决问题,强化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法,也可以用“总数份数=平均数”来得出所要求的平均数。在第二种求平均数方法中要注重让学生理解份数和平均数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的现象。不足之处:对于用“总数份数=平均数”学生还是出现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的现象,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求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出现把两个平均数除以2的错误。再教设计:可以把“总数份数=平均数”改写成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这样就能把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包含在其中,也可以单独总结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成绩。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