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2).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教学课题平均数教学课时1上课教师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2.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型新授课教学流程初备修改部分一、谈话导入二、 互动新授三、巩固拓展四、课堂小结谈话:同学们过年时,有收到压岁钱吗?生:收到了,爷爷奶奶给的!师:今天有带来吗?带来了多少?生1:我带了15元。生2:我带了:11元。生2:我带了12元。生3:我带了14元。师
2、:提问,小朋友们,他们今天共带了多少钱来?平均每人带了多少钱来?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平均数。教学例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平均数的问题。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汇
3、报展示。汇报预测: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平均数冀教版2 四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8.1 平均数 冀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