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6.不同的运动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6.不同的运动 苏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不同的运动【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描述不同物体的运动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观察并描述对象的运动现象及特征。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
2、方式的影响。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4.3物体的机械运动有不同的形式。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教材分析】不同的运动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2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课。本课通过让各种物体运动起来,观察物体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振动、绕圈等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描述其特点,用图示、文字等方式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与过程。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观
3、察生活中的常见运动,用连线的方式,标示出物体的运动路径,认识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第二部分,通过不同运动的运动特征,认识各种运动形式。教材选取了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如汽车的前进后退、荡秋千、弹尺子、驴拉磨、玩陀螺、滚铁圈等,分析各种活动的运动轨迹,发现它们的运动特征,说出它们的运动形式。第三部分,选择不同的物体,通过自主探究,尝试完成不同形式的运动。第四部分,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发现哪些运动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运动有了不少的体验,也知道一些物体的运动形式,但是缺少对物体运动方式、运动形式和特征的细致观察和分析。本课教学中要从常见运动的运
4、动轨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运动具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不同的方式。再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知道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有着不同的形式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在一个物体运动的现象中,往往包含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开始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和练习这方面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知道物体的运动具有一定的轨迹,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等不同的运动方式。2通过观察,知道不同的运动方式具有不同的运动形式和特征。3通过观察和实验,
5、知道有些运动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科学探究:1能画出不同物体的运动轨迹,能说明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2能从具体现象中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能说明物体的运动特征。3能选择合适的物品,做出一些相应形式的运动。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分析、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分析各种现象,描述不同的运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原理。【教学重点】1.认识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2.观察物体各种不同的运动形式,描述其特点。3.能选择合适的物品,做出一些相应形式的运动
6、。【教学难点】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与特征。【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棉线、电池、螺母、长尾夹、橡胶塞、橡皮筋、小水轮。【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研究物体运动的路径,导入新课1课件示图,谈话:大家看看,屏幕上有什么?2学生观察并汇报:有一个人坐扶梯下楼、苹果树上的苹果落下来。3谈话:请仔细观察图中这个人和苹果的运动,将它们运动的路径用线连起来。4学生分组活动:在课本P17页中,用线将图中的人和苹果的运动路径用线连起来。5学生展示作品、汇报交流。6小结:把物体运动的路径连成线,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7课件示图,谈话:大家再看看,屏幕上有什么?8学生观察并汇报:风
7、车转动、运动员推铅球。9谈话:请仔细观察图中风车和铅球的运动,将它们运动的路径用线连起来。10学生分组活动:在课本P17页中,用线将图中的人和苹果的运动路径用线连起来。11学生展示作品、汇报交流。12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和交流,是否发现它们的运动路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动路径与扶梯上的人和苹果的运动一样吗?1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14小结:扶梯上的人和苹果的运动路径是直线的,它们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风车和铅球的运动路径是曲线的,它们的运动是曲线运动。15揭示课题:这四种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是不同的运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画出它们的运动轨迹,帮助学
8、生通过运动路径建立有关不同运动方式的概念。同时激发学生用科学眼光观察事物的兴趣,以及乐于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二、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特征1课件播放动图,提问:说一说,这些物体在做什么运动?有什么不同的特征?2学生分组观察,汇报交流:(这一部分,也可以让学生画一画示意图)汽车前进、后退,它们的运动路径是直线的,属于直线运动;荡秋千和坐海盗船,它们的运动方式是摆动,运动路径是曲线的,属于曲线运动;(板书:摆动及其示意图)弹钢尺和弹吉他,它们的运动方式是振动,运动路径是曲线的,属于曲线运动;驴拉磨和玩陀螺,它们的运动方式是绕圈、旋转,运动路径是曲线的,属于曲线运动;(板书:旋转及
9、其示意图)滚轮胎、滚铁圈和滚小球,它们的运动方式是滚动,运动路径有直线,也有曲线,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板书:滚动及其示意图)3小结:不同的物体运动的方式不同,有的物体的运动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属于复合运动。同一个物体可以有不同的运动方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一系列的动图,引领学生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与特征,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运动方式,知道不同的运动方式也有相同的运动特点,了解有的运动包含不同的运动方式,感受科学的神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做一做,不同形式的运动1课件示图,谈话:这些是什么?你能从中选择合适的物品,做一做摆动、滚动和旋转
10、这几种运动方式吗?2分组讨论:实验方法、注意事项3分组活动:4汇报交流、展示:干电池、钩码、螺母、橡胶塞可以滚动;干电池、钩码、橡胶塞、螺母、长尾夹系上棉线或橡皮筋可以摆动也可以旋转;小水轮可以旋转。5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活动你们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在描述物体运动的状态与特征的基础上观察比较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建构物体运动的概念,认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感受科学的魅力。四、拓展延伸: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1谈话: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说一说哪些运动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运动方式?2学生交流汇报3观看动图和视频:锯木头、竹蜻蜓、旋转木马、旋转跳楼机
11、、大摆锤、直升机飞行、打陀螺等4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讨论、汇报5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及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维,懂得分析判断,提高科学素养。(福建省厦门市滨北小学 陈景生)【板书设计】6不同的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复合运动【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和主动性。主动性就是教师在情境导入设计中,要能很自然的让学生进入你所设计的课堂中去,如我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我设计的情境导入是乌鸦喝水的一个片段,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也是学生非常喜欢
12、的,这样也能让学生顿时产生对于我所上课的互动性,能很容易进入所上课的内容。从而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知识与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总结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提高科学学习的有效性。如我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我的实验设计第一个实验是把气球套在有孔的空瓶和无孔空瓶上,比较气球能不能吹大;第二个实验是将纸团放进杯中,竖直倒立在水中,看看杯子中的纸团有没有打湿。这两个实验都是容易操作而且实验现象也非常明显的,学生也能很快根据现象总结出结论。从而能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科学的兴趣,也能培
13、养学生从小就具有科学探究的欲望。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构成正确价值观和身心的人生态度。尤其是科学课的教学,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十分重要, 培养学生养成教育、环保意识、价值取向。如我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学生做完实验后所留下的气球、纸团等,必须要求学生放在预留的垃圾盒子里,做完后整理好所有的实验的器材,这样能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和对环境的保护。从而达到情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主动探究上,例如:我在上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一课时,只有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整个实验,少数的学生还是坐在那里不能主动进行探究,在这方面需要进行加强。在实验的自主创新之处有些不足,可以对用纸团的那个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因为有的学生对于这个实验的操作不能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容易导致实验失败。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灵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产生一些“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老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这样不仅是学生能够学到好的方法,还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和鼓励。(福建省厦门市滨北小学 陈景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