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示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2、学习示儿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3、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意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学的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教学准备:示儿内容相关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诗题1、背诵古诗导入,学生背诵陆游的诗。 2、了解作者及背景出示: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3、揭示诗题“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
2、儿子看的诗。质疑:看了诗题,你有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二、初读自由朗读,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来读1、交流,检查,指名读。2、指导朗读,齐读。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自己再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3、指名读,反馈,齐读。三、体会诗意,理解情感1、几遍读下来,知道老诗人为什么事情而死不瞑目了吗?同学们,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2、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首诗,读进诗的字里行间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中爱国情感。1)出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3、。”指名说这两句的意思师补充:简述北宋到南宋的历史。你能把这种痛读出来吗?指名读诗2)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齐读,指名读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对诗人收复的壮丽山河的信念和对“遗民泪尽”的悲痛。有感情的诵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出示:题临安邸齐读,指名读诗。体会诗人强烈爱国情感和对南宋的统治者的昏庸无能的讽刺。两首诗对比读。诗人死前仅仅告诉儿子这些吗?还有什么?读后两句诗,指名说4)理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你觉得诗人为什么还要“家祭无忘告乃翁”学生叙述,教师板书:爱。5)深化延伸,指导背诵。指名读。出示:“真正的爱国诗人,是后人对这位诗人最崇高的祭奠,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背诵这首诗,并把他刻进自己的心里,永远!”朱自清指名背诵,齐背。四、学生再读古诗,升华感情。五、板书设计:示儿 南宋 陆游悲 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12 古诗 示儿 部编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