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7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部编版 (9).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7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部编版 (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7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部编版 (9).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朗读诗歌,在朗读中体会“有的人”、“死”、“活”、“不朽” 等词的含义。2、 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难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有的人是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作的。鲁迅走了,留下给后人很多很多,有怀念,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让我们带着深切的怀念与深深的思考走进鲁迅,走进臧克家,走进“有的人”。二、新授自学感知,整体把握(1)上周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让我们一起
2、回顾一下有关鲁迅的相关知识。(2)走进作者臧克家(投影),并简介写作背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人民,不允许人民悼念鲁迅先生,直到1949年,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悼念鲁迅先生。诗人臧克家深切追忆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诗。(3)听朗读,整体感知文本。1、这首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2、全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互学讨论,朗读感悟(1)赛读,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分组读、个人读、男女生读等)(2)讨论问题:1、诗歌第一节中的两个“死”字和两个“活”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3、?2、两个“有的人”分别指哪些人?3、第2 、3、 4节分别从哪三方面对比写两种人的具体表现?4、两种人的不同结局是什么?精学赏析,品味语言(1) 重点动词赏析(2) 学生表演助理解句意联学巩固,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有的人”?(2)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学反思有的人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全诗分三部分,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主线。带着“有的人”指的是“哪两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这两个问题来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通过读、写、说等形式全面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课堂结语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把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刻苦学习,发奋图强,以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7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部编版 9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27 有的 纪念 鲁迅 有感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