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数松果-北师大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数松果-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数松果-北师大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25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数松果【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体会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含义,会运用口诀正确地计算乘法。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有一天,孙悟空又遇到很多妖怪,一个人对付不过来,该怎么办呢?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师:大家说得对,孙悟空可
2、聪明了,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出了五只小猴,又拔了一根,又变出五只小猴,他连续拔了四根,每根都能变出五只小猴,结果把妖怪打得落花流水。师:我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听明白了吗?你们能根据上面的故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解决呢?生:一共变出了多少只小猴?师:只要你掌握了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的。让我们一起加油!一起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5的乘法口诀)二、新知探究 1.算一算,说一说。 师指着第1堆松果问:这堆松果有5个,是1个5,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两堆松果是几个几,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师:3堆、4堆9堆分别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
3、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结合松果图说说每个算式对应的各是哪部分。2根据算式编口诀。师:为了使乘法算的又对又快,可以根据相乘的两个数和它们的积编出口诀。如“一五得五”表示1个5是5,“二五一十”表示2个5相乘是10。剩下的7句口诀由小组同学一起试着编制。 师小结:编口诀时,把乘数中较小的数放在前,较大的数放在后,积不满十,就加上“得”字,积满了十,“得”字省去。 小组汇报编制的乘法口诀,介绍乘法口诀的来历。3记口诀。师: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教师巡视。学生汇报自己的方法,教师适当指导。生:如果是1个5,我们说是一五,那么155和515就是一五得五。教师板书:一五得五师:照样子说出后面的算式,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师:二五得一十,我们可以说成二五一十。后面的最好也说成四字的,便于记忆。师:继续往下说,你能说到几?为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指导,并进行板书。以上这些我们称它是5的乘法口诀。三、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进步? 在实际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教后反思】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已会背口诀,编制时脱口而出。编口诀的时间很短,把学习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应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5.1 松果 北师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