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等量代换 ︳冀教版(2014秋 ) (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等量代换 ︳冀教版(2014秋 )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等量代换 ︳冀教版(2014秋 ) (2).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等量代换教学设计方案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贾翠棉等量代换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探索乐园等量代换科 目数学年级四年级教学时间1课时(30分)教材 分析:“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课上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等量代换的理论是比较系统的、抽象的思想方法,在这节课中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等量代换”在教材中第一次出现
2、,对于四年级的听障生来说,它是一个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障碍:1.不清楚 “等量的传递性”;2.“转化”的意识较薄弱;3.无法用语言或文字正确表达“等量代换”的过程;4.无法脱离实物或直观图解决问题。设计理念: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本节课尝试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
3、奇妙与作用,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激发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体验合作交流、动脑思考的快乐。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计算、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和方法,能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知识与技能:利用天平原理,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利用天平原理,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2. 能够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
4、问题。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展台、学案纸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出示图片 (1) (2) T: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小动物们也爱玩游戏,看,他们正在玩翘翘板的游戏,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S1:猪重,狗轻。 T:对,加上“体重”两个字就更准确了,再观察图2,你发现了什么? S2:小狗的体重比小兔的体重重。 T:那它们三个谁的体重最重?谁的体重最轻?你能给他们排队吗? S:小猪的体重小狗的体重小兔的体重。2、 出示图片 T:再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S:1只小猪的体重=2只小狗的体重 2只小狗的体重=3只小兔的体重T:我们把这种等号两边相等的关系叫做“等量关系”(板
5、书:等量)T:1只小猪的体重等于几只小兔的体重呢?S:一只小猪的体重=4只小兔的体重。因为一只猪的体重=2只小狗的体重,而1只狗的体重=2只小兔的体重,2只狗的体重=4只小兔的体重,1只小猪的体重=4只小兔的体重。T:很好,我们把这种通过交换而得到的相等的关系叫做“等量代换”(板书:代换)。【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对等量代换的模糊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做好铺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学活动2二、故事引入,明确感知等量代换的实际应用曹冲称象的故事。T:早在1700年前就有一位非常聪明的小朋友解决了当时连大人们也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6、S:曹冲称象。(板书:曹冲称象)T:我们一起来看看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吧。(观看视频:曹冲称象)T:曹冲是用什么代替了大象的重量呢?S:石头。T:对,曹冲用到的就是等量代换的方法。【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故事引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初步建立了等量代换的表象,过渡和谐自然。】教学活动3动手操作,探究等量代换的基本策略 T:我们来到更早的古代社会,那时候人们还没有货币,人们是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呢? S:交换。T:对。也可以叫做“以物换物。”(板书:以物换物) T: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交换的吧。 1、课件出示图: (1)T: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S:我知道了一头牛
7、的体重和四头猪的体重相等。 S:两头猪可以换三只羊。 S:四只猪用一头牛来换。 T:总之它们两个之间可以进行互相的交换,在这里不是拿质量进行相等的交换,而是通过双方商量好了,觉得这样交换公平,合理。 T:那老师问一头牛可以换几只羊呢?我们分两个小组讨论,把你们组的想法写下来,也可以在学案纸上画下来,但是过程一定要清楚,开始吧。(2)学生书写思考过程学生书写思考过程,师巡视学生的写法。(每个小组挑选两名学生) (3)反馈:展示两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让生说一说。T:这两名同学代表绝大部分同学的意见。 1、S3:42=2(个) 23=6(只) T:2个是什么意思? S3:是2个2头猪。 T:说得多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 等量代换 冀教版2014秋 2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8.2 等量 代换 冀教版 20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