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四单元《1 登月之旅》 苏教 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四单元《1 登月之旅》 苏教 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四单元《1 登月之旅》 苏教 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月之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3、知道环形山的形成。4、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2、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的伟大。2、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4、激发了解、探索月球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手电筒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回顾古人赏月的情怀 1、谈话:后天我们即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一直保留着吃月饼和赏月的习俗,(出示图片)很多诗人也喜欢以月为题赏月吟诗,民间也流传着很多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神话故事或古诗词呢?2、学生交流。3、谈话:同学们知道的有关月亮的诗词歌赋和神话故事真多啊!神话故事是人们对月球的美好遐想,而诗词曲赋则寄托着诗人的思乡、孤寂的情感,这些神话和诗词歌赋也流露了古人对月球不断探索的愿望。4、提问:皎洁的月光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清冷、孤寂,而不像阳光给人一种暖暖
3、的感觉呢?(学生答:月球本身不发光)5、追问:关于月球的知识,你们还知道哪些呢?6、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交流,追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有关月球的知识的?(学生回答:书上看的、老师讲过的、电脑上查的、电视上看的)7、谈话:从古至今,人们不断的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飞向月球,去真正了解月球。起初,人们只能通过肉眼远距离的观察月球,将月球上阴影部分想象成是美丽的桂花树和清冷的广寒宫。(出示图片)直到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并第一次观察到了月球的表面,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究月球提供了支撑和保证。人们发明了更加先进的天文望远镜,把月球看得更清楚。从50年前开始,人们又
4、开始发射人造卫星和各种探测器、宇宙飞船,越来越近地拍到了月球的照片.8、(播放幻灯片)瞧,这就是在望远镜中观察到的月球和探月卫星所拍摄到的月球表面,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科学家们称这些坑为环形山。二、模拟实验体验探月的历程(一)、模拟实验,研究环形山的形成。1、提出问题: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呢? 2、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议的课题。300多年来,科学家们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直到发现地球上被流星撞击形成的陨石坑,(出示地球上陨石坑和月球环形山的图片)并用它和月球上的环形山进行了比较,同学们仔细的观察这两幅图,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现在,你们认为环形山是怎么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 登月之旅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四单元1 登月之旅 苏教 六年级 科学 上册 教案 单元 登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