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docx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1-教学设计在柏林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感受战争的残酷。2、尝试用比较、讨论等方法体会小说的技法。教学重难点:1、尝试在学习中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重点)2、通过对文本进行多角度比较去体会小说写作的重要技法。(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战争伴随人类社会直至今日,人类不停地想要平息战争却又不停地引发新的战争。于是,古今中外,战争成为了艺术创作的永恒话题。二、检查预习1、学生回答学习单预习部分内容。2、陈述两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三、阅读-比较-分析-研讨(一)阅读文章,比较故事情节和主旨1、概括故事的内容2、提炼文章的主旨小结:主旨一致,人物遭遇有相似,情节更生动、有起伏(
2、二)圈划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1、按人物的重要性将人物分级2、圈划主要人物的描写成分,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3、概括描写次要人物的文字,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小结:人物描写更加具体,不仅塑造了人物形象还有结构上的作用(三)自由阅读,小组交流研讨,体会文章表现主题的方法1、自读文章,组内研讨(教师巡视点拨,提示分析角度)2、伏笔与悬念多处3、环境与对比两次“静”的对比,静与动的对比,战争前后方的对比,老妇与姑娘的对比4、结尾的设计既给与读者想象的空间,又统一了读者的思想小结:情节的构思更巧妙,写作的技法更丰富四、感受其他艺术形式对战争的控诉1、练习:欣赏名画,选择其中一组人物或一个场景进行人物描写
3、或场面描写并交流(视时间)。2、作业:欣赏黑豹乐队别去糟蹋同在一片天空下并结合课文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战争的理解。教学反思:1、贯彻生命教育的同时淡化德育,做到渗透德育而不是“浸润”德育。回归语文课堂,让学生知道语文课学什么。2、不小心选了这篇文章是因为发现与石壕吏所表现的主题相同,甚至在细节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而两篇文章在叙事上不同的表现手法恰好能凸显出小说不同于普通记叙文(叙事诗)的独特写作技法。备课时却发现自己选择了这类主题的文章无异于自己打脸,要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就不能否认哪怕是正义的战争也会让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想要把目标改成非正义的战争是残酷的,却又唯心地篡改了战争的本质。以后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4课 在柏林部编版 1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14 柏林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