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竹丨浙美版 (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竹丨浙美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竹丨浙美版 (1).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的用途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是美术学习活动的好素材。这节课可以分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将竹和诗歌相结合,感受竹的内涵,诗情画意的画面表达内心的竹。第二课时将竹和生活相,探究竹的用途,用竹材制作竹制品。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能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能综合文学中的诗句,感受竹子的精神品质。学生有一定的造型基础,能在探究中国画造型特征的过程中,自主创作综合材料的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中国传统的竹文化,了解竹子的结构特征,理解竹子的精神品质,能用拼
2、贴画的形式表现竹的画面。方法与过程:通过看、摸感知竹的结构形态特征,结合诗画赏析探究文人画中竹的造型表现方法以及借物托情的情感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人画中竹人格化的内涵,感受竹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之情。教学重点:了解竹的结构特征,用拼贴画的造型方法表现竹的画面。教学难点:理解竹的内涵,借竹的精神品质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说竹营造氛围联系生活,导入主题。出示课题竹,(二)知竹探寻特征1. 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学生通过看、摸、画等手段探究竹子的造型特征。 小结:竹干、枝叶的特征(有节、节上生枝)2. 分析特征,感受品质引用文人诗句中描写竹子的
3、特征,感受理解竹的精神品质。迸箨有苦节,轻筠抱虚心。竹干:有节、空心(有节,虚心的精神品质)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竹叶:雪压不倒,风吹不屈(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三)解竹探究技法1.比较竹干,构图启发 学生解析竹竿造型,感悟构图样式:直线、弧线、曲线2.比较竹叶,形式变化 学生对比赏析竹叶,探寻造型变化:竹叶的大小、疏密等变化,形成主次虚实对比的表现形式。(四)画竹个性表现个性表达,心中之竹思考:我想表达竹的精神品质,用怎样的造型表达,学生创作画面。(五)品竹欣赏评价作品欣赏,交流思想。 你表达的是一枝怎样的竹(六)拓竹竹的文化用途拓展,谈谈收获。板书设计竹结构 构图 品质 枝干 粗细 有节、虚心竹叶 方向、大小 坚韧、不屈 浓淡、疏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竹丨浙美版 1 六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