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能力训练:浓度问题 (含部分答案)全国通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能力训练:浓度问题 (含部分答案)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能力训练:浓度问题 (含部分答案)全国通用.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浓度问题 要区分两种物体的差别,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如可鉴别两种物体的形状、颜色、质量的差别。但是,要想比较两种不同的但却盛在完全相同的容器里的糖水,比较哪个容器里的糖水更甜,就不能用以上的方法进行区分了。哪个糖水更甜,就是说哪个容器里的糖水更浓一些,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浓度问题。1我们把糖与糖水的重量的比值称为糖水的浓度,同样,我们把盐与盐水的重量的比值称为盐水的浓度。2将糖溶于水就得到了糖水,其中糖叫溶质,水叫溶剂,糖水叫溶液。如果水的量不变,那么糖加得越多,糖水就越甜,也就是说糖水的甜度是由糖(溶质)与糖水(溶液 糖 水)两者质量的比值决定的,这个比值就叫糖水的含
2、糖量。3在同一种重量单位里,溶质、溶剂、溶液以及浓度之间有以下关系: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4有关浓度配比问题还经常用到下面的关系式:溶液重量溶质重量溶剂重量溶液重量溶质重量浓度溶剂重量溶液重量(1浓度)5解答浓度问题,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比较容易。在列方程时,要注意寻找题目中的等量关系。6浓度问题主要分为下列四种,应用相应技巧处理往往事半功倍:稀释问题:由浓度高的溶液经过添加溶剂变成浓度低的溶液的过程成为稀释。在这种稀释的过程中,只是溶剂增加了,溶质的重量是不变的,这是解这类问题的关键。加浓问题:由浓度低的溶液经过添加溶质或蒸发掉溶剂的方式转化为浓度高的溶液的过程成为加浓。在这个加浓的过程中,
3、既可添加溶质又可蒸发掉溶剂,要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方式,正确解答。 两种溶液的配制问题:在浓度问题中有这样一类题,是把原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重量、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在一起配成某种新浓度的溶液。这是浓度的配制问题,解这类问题较多的是利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因为混合前后的溶质是不变的。溶液互换问题:浓度中溶液互换问题,就是先后把一个容器的溶液倒入对方容器中,再求混合后各自的浓度等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认真审题,分步解答,必要时可采取列表法分析解答。例1把6%的盐水100克,5%的盐水50克混合在一起,现在的盐水浓度是多少?如果混合之后倒掉其中的10克,那么现在盐水的浓度是多少?如果是混合之
4、前倒掉5%的盐水10克,那么此时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例2(基础)(第21届七年级“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要将40kg浓度为16%的盐水变为浓度为20%的盐水,则需要蒸发掉水( )A8kgB7kgC6kgD5kg(提高、尖子)将20g白糖放入空杯中,倒入100g白开水充分搅拌后,喝去糖水,又加入20g白开水,如果要使杯中的糖水和原来一样甜,还需要加入多少白糖?例3(基础)(第七届“中环杯”六年级决赛)有一堆含水量为14.5%的干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后含水量降为10%。现在这堆干果的重量为原来的( )%(提高、尖子)(2008年第六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六年级初赛)A、B两杯食盐水各有40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能力训练:浓度问题 含部分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 下册 数学试题 能力 训练 浓度 问题 部分 答案 全国 通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