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为人民服务人教部编版.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为人民服务人教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为人民服务人教部编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为人民服务教学目标1.会写“彻、迁”等10个字,正确读写“革命、解放”等18个词语。2.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4.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难点1.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要求会写10个字,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如“鼎”字可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帮助记忆,要注意书写笔画和笔顺;“牺”字可以通过形声字的识记规律加强记忆;“泰”字要注意下面部分的书写,不要写成“水”。本课有许多难
2、懂的词语,可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2.阅读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可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品悟“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可以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3.文体了解了解议论文的写法。本文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通过品读通俗、自然、朴实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分论点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分论点均揭示了“为人民服务”的深意,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以及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
3、然段。2.品悟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议论文的严谨性。3.学习借助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演习说服务,初触写法入新课1.将文本读厚。上节课我们把文本读薄了,提出观点后还要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毛主席围绕观点是怎样展开去说、具体地说、深入地说,这就是把书重新读厚。2.课件出示演讲稿的基本格式。【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课文由薄读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深意,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板块二品词析句悟服务,不怕牺牲为人民1.明确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看看毛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课件出示:读书要求:毛主席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2.学生交
4、流。(1)预设一:课件出示: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里引用名言,说明了有的人死得其所,有些人死得毫无意义。齐读司马迁的话。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课件出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师小结:这些都是关于生死的经典名言,它们表达了英雄气概、民族气节,读来是那样的可歌可泣、可敬可佩。所以,毛主席用的第一招就是引经据典。(2)预设二:课件出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师:此处
5、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将两种死“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进行对比。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学生交流: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人,例如雷锋、董存瑞、郝副营长等人,他们的牺牲是重于泰山的;出卖人民的利益的人,比如那些汉奸,他们死了,就比鸿毛还轻。朗读指导: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通过对比,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3)预设三:课件出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读一读:此处用了怎样的方法?(列举张思德同志的例子)请回忆上节课我们看过的片段,说说张思德都做了哪些事。(送水、送信、送轮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为人民服务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12 为人民服务 人教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