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3课会动的线条 ▏人美版 (6).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3课会动的线条 ▏人美版 (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3课会动的线条 ▏人美版 (6).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动的线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 会动的线条二目标分解依据:1. 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2. 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 会动的线条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本课旨在将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深入挖掘线条丰富的表现力,将感性认识转化、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习运用曲线以及曲线的各种变化表现画面动感的方法,从而让线条更好地为画面服务,更为今后能够有目的地运用线条进行造型、表现夯实基础。3.基于标准的学情分析: 学生的画面通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意识
2、创作时自信不足,放不开手脚,可以一笔画出的线往往要中断几次,如果用铅笔创作,会出现反复涂改的现象。这样画线条要么僵硬、拘谨,要么不够顺滑、流畅。另外一种表现为在创作时线条非常随意、潦草,线条完全不受控制。本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线条的变化对画面动感产生的影响,在创作时意在笔先,完成一幅有动感的画。4.学习表现程度:内容: 会动的线条创作:创作一幅有动感的图片评价: 评价以鼓励为主,让学生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三 评价方案设计1. 交流式评价2. 表现式评价3. 美术语言运用能力评价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线条的变化对动感的影响,掌握用线条表现动感的方法,创作一幅有动感的画。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3课 会动的线条 人美版 6 三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线条 人美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