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用户价值层次研究一个基于系统综述的概念框架-王钰.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科技信息用户价值层次研究一个基于系统综述的概念框架-王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信息用户价值层次研究一个基于系统综述的概念框架-王钰.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2多媒体数字出版栏目主持 睦盫科技信息用户价值层次研究:一个基于系统综述的概念框架王 钰 (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 )摘要 根据伍德鲁夫的用户价值层次理论 ,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科技信息用户价值研究领域的 69篇科学期刊文献进行研究 。 首先对研究现状和研究脉络进行描述性分析 , 包括研究成果的时间分布 、 国家分布 、 主要发表期刊等 。 其次总结科技信息属性层面的价值 , 将其按照用户接触信息的顺序分为从外到内的 3个层次 : 延伸属性价值 、 形式属性价值 、 核心属性价值 。 然后分析属性层价值转向使用结果层价值的路径 , 提出使用结果价值包括金钱价值 、 功能价
2、值 、 情感 认知价值 、 社交价值与条件价值 ( 前因 ) 5个方面 , 同时对最终目的层的用户价值进行阐述 。 最后提出由属性价值 、 使用结果价值 、 最终目的价值构成的信息用户价值层次框架 。 关键词 科技信息 信息用户价值 信息价值理论 系统综述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1-0082-08User Val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an Integr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 Based on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
3、view Wang Yu(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Abstract According to Woodruffnulls customer value hierarchy model, conduct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f 69 paper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user values. Demonstrate a descriptive s
4、tatistics including the research outputsnull yearly distribution, country distribution, main journals and so on. Then discuss about the attribute-based user values, regarding to the order of usersnull information using, th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 extended values, form values and core val
5、ues. Moreover, five elements of the consequence-based value are identified, i.e. monetary value, functional value, epistemic/emotional value, social value and antecedent effect of conditional value. Finall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s proposed to address the user valu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
6、rmation.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User value of information Theory of information value Systematic review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信息用户价值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71373196)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王钰,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6级博士生。1引言1966 年 , 霍华德 ( Howard) 首次提出信息价值理论 ( information value theory, IVT)1。 与香农( Shannon)
7、和韦弗 ( Weaver) 于 1949 提出的信息理论相比 , IVT 将信息与决策相结合 , 重点考察信息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 自此 , IVT 作为一个研究框架被应用于许多领域 , 例如投资分析 、 政策分析 、 临床试验等 。 根据该理论框架 , 信息的价值可以通过测量信息在完成某项任务中提供的改进量来衡量 。由于金钱作为交易媒介可发挥一般等价物的功能 ,现有的 IVT 研究通常聚焦于货币价值 , 将信息价值量化为一定数量的金钱价值 , 或标准价值2。 然而 ,当决策的战略性或非结构化增强以后 , 信息价值很难完全用货币来客观测量 。在科技信息的使用中 , 用户的决策通常很模糊 ,而且
8、非常复杂 , 往往没有办法选出一个 null最佳答案 ”,更遑论衡量其经济价值 。 在这种情况下 , 结合用户价值视角来对信息进行评估就非常必要 。 伍德鲁夫( Woodruff) 对用户价值的定义是 :“ 用户在一定的使用场景中对产品属性 、 产品功效和结果达成 ( 或阻碍 ) 其目的和意图的感知偏好和评估 。”3他将用户价值划分为 3 个层面 , 即属性层 、 结果层和最终目的层 。 属性层是指用户购买和选择产品之前 , 对产品特殊属性和性能的价值评价 。 当购买和使用产出版科学,2018,26(1):82-89万方数据83出版科学(双月刊)2018 126期年第第 卷PUBLISHING
9、JOURNAL品后 , 用户从需要或偏好某种特定属性转而关注产品是否能够实现他们的预期结果 。 这体现了产品使用结果层的价值 。 核心目的层则反映了使用者的核心价值取向 , 是用户选择产品的内在驱动因素 。 3个层次互相关联 , 低层次价值是获得高层次价值的途径 , 产品属性是将结果传递给顾客的 null手段 ”。 同时 , 用户的使用情境也会影响其对于价值的感知和评价 。本文从用户视角出发考察信息价值 , 结合伍德鲁夫用户价值层次理论 ,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 , 试图建立一个信息价值的评估框架 , 来定义科技信息的用户价值 。 为此 , 本文提出的研究问题是 : 科技信息的用户价值有哪些层次
10、? 以及这些层次是如何作用于用户价值的 ?2研究方法系统综述 ( Systematic review) 是指对研究问题 、主题相关的现存研究成果进行识别 、 评估和解释的一种手段4。 系统综述与传统综述相比有很大区别 。 传统综述通常问题面较广 , 资料检索和文献筛选方面没有严格规定 , 研究者容易根据自己的个人观点 , 有目的地选择其认为重要的材料 , 从而产生综述结果的偏倚 。 系统综述则有助于减少这种研究者偏差5。 该方法往往聚焦于一个问题 , 有明确的检索策略 , 全面收集资料 , 并在文献筛选上实施明确严格的标准 ;然后通过定性或定量方法来进行归纳分析 , 因此结果客观性强6。 本文
11、使用系统综述的研究方法 , 遵循里特尔 ( Littell) 等人推荐的有组织 、 清晰透明 、可复制的研究程序7。 具体分为 3 个步骤 , 分别是计划综述 、 执行分析和报告结果8。为此 , 我们确定了一个方案以便于找到相关研究主题的文献 。 随后确定一个模板进行编目 , 从而完善最终的样本文献 。 本研究选取 EBSCO 检索平台的 Academic Search Complete( ASC) 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 。 前者覆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 , 收录自1887 年至今超过 10100 种期刊索引 。 它是专门为学术机构设计的 , 并且适用于本文这样的多学科研究任务9。 中国知网则是
12、目前最大 、 最具代表性的中文学术文献数据库 , 覆盖多个学科领域 , 有助于全面把握中文相关研究成果 。研究文献的主题限定为 null科技信息价值 ”, 并且以终端用户视角的价值评价为出发点 。 因此 , 在研究对象方面 , 本文首先排除了对机构 、 企业等用户价值的研究 , 聚焦于探讨科技信息终端用户 ( end-user) 价值的相关文献 。 终端用户被认为是测量信息成功使用的重要因素 , 因而在信息科学研究领域非常重要10。 其次 , 本文排除了以信息经济价值视角开展研究的相关文献 , 选取从用户价值视角 , 重点探索用户主观感知价值的相关研究 。 再次 , 本文也排除了一些关于非科技
13、信息用户价值的研究文献 。在检索词方面 , 首先通过试错法进行测试检索 ,随后选出与本文研究主题最相关的检索词 , 见表 1。由于用户价值 ( user value) 也被一些研究者称为 null顾客价值 ( customer value)”“ 主观价值 ( subjective value)”“ 感知价值 ( perceived value)” 等 ,“ valuenull有时会出现 nullvaluationnull valuationsnull等形式 。 因此 ,使用布尔运算符 AND 以及通配符 null*null来确保找到包含这些词汇的复数形式和其他变化形式 。 为了全面掌握研究脉络
14、 , 本研究不限定文献发表日期 。表 1检索词列表“user value* ” AND“information* ”“experience* ”AND “information value*”“顾客价值 * ”AND “信息 *”“subjective value* ”AND “information* ”“expect* ”AND “information value*”“感知价值 * ”AND“信息 *”“customer value*”AND“information* ”“user* ”AND“information value*”“主观价值 * ” AND “信息 *”“ percei
15、ved value* ” AND“information* ”“用户价值 * ”AND “信息 *” “信息价值评价 * ” AND “用户 *”注:表格 1搜索截至2017年10月6日。文献筛选工作分为 3 步 : 第一步 , 通过检索词检索出相关文献 758 篇 ; 第二步 , 看题目 、 关键词和摘要来检查是否与研究相关 , 选出 147 篇文献 ;第三步 , 阅读引言和结论 , 最终选出样本文献 69 篇 。评估标准在于是否主要是关于 null科技信息用户价值 null的研究 , 当不清楚这篇文章是否超出研究范围 , 将放入下一步重新评估 。最后 , 阅读全文文献 , 并按照来源 、
16、学科类型 、研究类型和方法 、 主要研究概念 层次等对文章进行分类 , 并将获得的数据整理在 Excel 表格中 , 以万方数据84备进一步的数据综合分析 。3研究结果及分析针对 69 篇样本文献 , 从 3 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 首先 , 对研究现状和研究脉络进行梳理 ; 其次 ,整合并提出属性层的科技信息价值 ; 最后 , 分析使用结果层面的用户价值 , 并对其进行分类 。3.1 描述性分析以下从期刊发表状况 、 研究方法 、 学科变化和研究层次聚焦点 4 个方面对样本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 。3.1.1 发表期刊和年份样本文献分布在 1986null2017 年之间 , 大体呈递增趋势
17、。 2000 年以前相关论文有 6 篇 ; 2000null2010年间相关论文 20 篇 ; 2010 年后该领域研究增多 ,截至 2017 年 10 月共有 43 篇相关论文 , 大约占样本文献的三分之二 。 大部分文章来源于图书情报档案领域期刊 。 英文文献的发表期刊以 信息处理与管理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和 美国信息科技学会学报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为最多 , 各有3 篇 。 中文则以 情报杂志 最多
18、, 也有 3 篇 。 另外 ,会议文章有 6 篇 。 由于某些文献对于特定科技信息的研究具有学科专指性 , 往往发表在该学科门类的期刊上 , 而不同国家的学者发布的期刊也有国家和地域特点 ; 因此 , 许多杂志仅发表了一篇文献 。3.1.2 地域与作者图 1显示了研究者的地域分布 , 从中可以看出 , 信息用户价值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域集中性 。 中国和美国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最多 , 紧随其后的是以色列和韩国 。多媒体数字出版栏目主持 睦盫图 1文献地域分布(文献数量;n= 69)从时间维度来看 , 最早进行信息用户价值研究的是美国学者泰勒 ( Taylor) 和以色列学者阿西塔夫( Ahituv)
19、。 之后这两国学者的研究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 以色列学者以拉邦 ( Raban, 5 篇 ) 为代表 , 提出了信息价值的社会评估方法 , 并通过用户支付意愿 ( Willingness to Pay, WTP) 和接受意愿 ( Willingness to Accept, WTA) 这两种方法来对用户价值进行测量 。美国学者胡 ( Hu, 2 篇 ) 探讨了在时空条件变换下的信息用户价值 。中国学者从 2007 年开始进行信息用户价值的研究 , 研究队伍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壮大 。 其中邓昭明( 3 篇 ) 重点研究了旅游信息的用户价值 , 徐丽芳 ( 2篇 ) 侧重于科技信息的用户价值研究 。
20、 韩国学者则从 2008 年开始 , 周 ( Cho, 2 篇 ) 探讨了文化语境对于信息用户价值的影响 , 李 ( Lee, 2 篇 ) 注重考察公共和国家研发信息对于用户的价值 。3.1.3 研究主题与学科分布同时 , 我们还发现了研究文献在时间维度上的研究主题演变 。 早期的研究 , 特别是 2000 年以前的文献 , 6 篇中的 5 篇都集中于对理论 、 概念进行探讨 。时间线中的第一篇研究来自泰勒 ( Taylor), 他强调用户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 并提出信息价值是基于用户的 。 随后阿希塔夫 ( Ahituv) 提出信息的 3种价值 。 这些研究奠定了用户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21、。随着时间推移 , 信息用户价值理论被不断细化 , 并应用到不同的信息门类和学科研究之中 , 如表 2 所示 。 2004 年开始 , 信息用户价值研究从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 , 包括环境信息 、 政府信息 、 交通运输信息等在内的特定类型科技信息的用户价值研究纷纷涌现 。 2010 年以后 , 不论是所涉学科范围还是研究数量都有了更大提升 , 关注信息用户价值的学科门类更广泛 。 截至目前 , 研究者探万方数据85出版科学(双月刊)2018 126期年第第 卷PUBLISHINGJOURNAL讨了音乐信息 、 地球科技信息 、 旅游信息 、 军事信息等 15 种类型科技信息的用
22、户价值 。表 2不同类型科技信息用户价值的研究时间分布年份区间 科技信息类型1986null2000 理论研究2000null2009市场信息(2004)地球科学信息(2006)气象信息(2009)水质信息(2009)交通信息(2006)健康信息(2007)旅游信息(2008)2010null2017地球科学信息(2010)地理信息(2017)气候信息(2017)音乐信息(2010)(2010)旅游信息(2010)( 2012)( 2016)(2016)(2017)军事信息(2012)法庭信息(2012)交通信息(2012)( 2013)( 2015)研发信息(2014)(2017)健康信息(
23、2015)(2016)经济信息(2016)金融信息(2012)(2013)商业信息(2015)商业评价信息(2015)农业信息(2016)3.1.4 研究方法与聚焦层次科技信息用户价值主流的研究方法是定量研究( 46 篇 ),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 、 设计实验 、 构建模型等方式进行 。 其中 , WTA ATP 方法最为常用 , 其次是通过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进行研究 。 占第二大比例的是定性研究 ( 20 篇 ), 包括概念和理论研究 ,文献综述等 。 然后是混合方法 ( 3 篇 )。 具体参见图 2。图 2研究方法(文献数量;n= 69)根据研究聚焦或涵盖的用户价值层次进行分类 ,其中关注信
24、息属性价值的研究有 39 篇 , 关注使用结果价值的有 36 篇 , 既关注属性层面也关注结果层面的有 18 篇 。 此外 , 8 篇文献特别关注使用情境( Context) 对信息用户价值的影响 。3.2 属性与功能层面的用户价值 信息由于其本身的质量和属性不同 , 对用户的价值感受也会产生不同影响 。 特别是用户在使用信息之前 ( before-use), 只能依靠先前经验和间接线索来评估信息的价值 。 学者们认为 , 信息属性或质量可以被认为是适合于用户使用11, 满足用户期待和要求12, 对用户具有高价值的信息特质 。 我们总结样本文献对于信息属性价值的分类 , 如表 3 所示 。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 信息 用户 价值 层次 研究 一个 基于 系统 综述 概念 框架 王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