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下雨啦|冀教版(2014秋) (7).doc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下雨啦|冀教版(2014秋) (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下雨啦|冀教版(2014秋) (7).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冀教版 一年级 下雨了作者及工作单位宁玉茹 石家庄市华清街小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了解雨是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简单了解艺术原于生活的道理。分析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学习表现人物动态特征。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学习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启发学生构思,激发表现欲望。大胆表现下雨中的人物、景物。教材分析本课主要目的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人间的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了解下雨这一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胆表现下雨情景中的人物动态,并了解组织画面的简单方法。进一步了解绘画工具的特性而且能灵活运
2、用。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想幼稚、奇异,缺乏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想象能力强。对色彩运用上没有顾忌。在绘画的过程中毫无对客观事物真实的认识,所以画起来大胆、怪异。教学目标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性的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感受。3.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让学生了解表现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种不同感受。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感受人间亲情、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难点:雨中不同人物、动物的情景创造性的表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
3、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分析雨中各种人物、动物、植物的不同表现。四、评比,交流五、小结。六、课后延伸。一、导入新课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这是什么?猜谜语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雨的联想。2、听歌曲小雨沙沙同学们这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3、比一比听力:看谁先听出这是什么内容?二、讲授新课1、演示雨的形成过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娃娃着凉了,他们就会抱在一起,飘啊飘,飞到空中游玩,他们一起玩得可高兴了!别的水蒸气娃娃看见了,非常眼红,他们也跑过去和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下雨啦冀教版2014秋 7 一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17 下雨 冀教版 20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