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罗俊峰.pdf
《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罗俊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罗俊峰.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贫困与发展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年第期总第 期协 办:贵州财经大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栏目主持:张胜荣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经验分析罗俊峰,童玉芬(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 )摘要:基于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有序多元回归计量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流动人口工作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户口性质、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和就业职业、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工资收入等就业特征对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影响显著。应该关注低知低薪农民工群体的过劳问题,规范劳动标准制度,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个体户
2、、私营企业劳动者超长工作时间的监管力度。关键词: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影响因素文章编号: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一、问题的提出根据国家统计局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 年年末,全国共有流动人口 亿人。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及就业质量是决定劳动力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城乡流动人口能否在城市立足的关键,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状况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工作时间是劳动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既是研究劳动者为获得效用最大化、合理分配工作和闲暇、决定提供多少劳动供给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是衡量劳动者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农民工作为流动人口的主体,其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已
3、经成为公共政策中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中国人民银行 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 的农民工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其中有一半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 小时,近 的农民工周工作时间超过 小时。根据 年中国家庭收入课题组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数据计算,农民工周工作时间达 小时以上的比例为 ,远远大于城镇居民的 。农民工的平均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国家劳动法规定的标准(程名望、史清华、潘?, ;谢勇、史晓晨, )。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长时间的体力透支和较差的就业环境所带来的身心不适已经成为农村劳动力城市转移的障碍之一。对于农民工工时较长的原因,根据劳动经济学中与劳动供给的相关理论可知,处于
4、低工资率水平的流动人口工资增长所带来的替代效应比收入效应更有优势。实证研究中有学者认为由于其所处次级劳动力市场监管不力造成的(程名望等, ),还有学者认为在强资本弱劳动的态势下,贸易开放是造成农民工工时过长的主要原因(钱箭星, ;王小洁,李磊,刘鹏程, ),但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技术溢出效应降低了部分工种的工时,均使得劳动者的劳动用时标准更为合理(王小洁等, )。研究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及影响因素是研究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劳动力供给、劳动权益保障等问题的重要层面,这对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罗俊峰( ),女,山西屯留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5、,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流动人口就业与工资研究;童玉芬( ),女,陕西延川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流动人口就业、人口经济研究。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年第期总第 期贫困与发展 程、农民工融入城市、劳动力有效配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国内针对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研究时间不长,专门针对流动人口工时问题的研究远远不够,相关文献屈指可数(朱玲, ;程名望等, ;谢勇等,马秀颖等, ;王小洁等,石丹淅等, ),且多以小范围的统计性描述为主,缺乏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另外在进行工作时间分析时,学者们更多从每日工作小时数来分析工作
6、时间,笔者认为不仅应该考虑日工作小时数,还应该兼顾每周工作天数,因为作为次级劳动力市场主体的流动人口休息休假的机会很少,周六日加班是正常现象,因此本文同时考虑日工作小时数和周工作天数分析周工作小时数,这样使得对于流动人口工作时间的度量更为精确。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进: 使用样本量大、代表性强、时间近的流动人口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更具普遍性。 以周工作 小时、 小时、 小时为分界点对流动人口适度工作时间进行界定和度量,将流动人口劳动强度按照工作时间划分为舒适劳动、可承受劳动、过度劳动、严重过度劳动四种情况。 分析的角度全面,从性别、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婚姻状况等人口学
7、特征,就业行业、就业职业、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地域、工资收入等就业特征全面分析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二、数据来源本文使用的数据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司 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此数据为流动人口专项调查数据,且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的 抽样方法,调查对象为 年月份年龄为 岁在本地居住一个月及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调查范围覆盖了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使得调查结果对全国和各省都有代表性;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就业与收入支出情况、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婚育情况与计划生育服务四方面,其中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就业与收入支出情
8、况这两大块内容包括了流动人口就业者的性别、年龄、户口性质、受教育程度、户籍地、流动范围、外出工作年限、就业状况、未工作原因、流入本地原因、流入本地时间、就业行业、就业职业、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身份、就业工资收入、每周工作天数、每日工作小时等信息,丰富的调查信息使得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可以使用很多影响流动人口工作时间的个人特征和就业特征的变量。调查的流动人口样本数为 人,其中乡城流动人口占多数,为 人,所占比重 。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样本,共有处于就业状态的流动人口 人,其中男女流动人口就业者分别占比为 、 ;乡城流动人口为 人,城城流动人口为 人,分别占比为 、 。根据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工时有关的
9、为两个问题: 每周工作的天数; 每日工作的小时数。本文利用周工时数对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进行测度,其中周工时数每周工作天数每天工作小时数。在计量分析中为了便于进行对比,仅使用就业身份为雇员的流动人口。三、流动人口工作时间现状分析本文分别以周工作小时数 小时、 小时、 小时为临界点,将周工作小时数 小时界定为舒适劳动; 小时周工作小时数 小时为可承受劳动; 小时周工作小时数 小时为过度劳动;周工作小时数 小时为严重过度劳动。根据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周工作小时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详见表):流动人口周平均工作小时数为 小时,其中仅有 的流动人口工作时间在劳动法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每周工作时间小于等于仅
10、孙汝祥( )、谢勇等( )、王小洁等( )是从周工作小时来分析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论文中的数据如无特殊标注均来自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选这三个时间段作为临界点是因为若按每天工作小时,每周工作天计算,周工作小时数为 小时为法定标准工时;若按每天工作 小时,每周工作天来计算,周工作 小时,周末还可以休一天,能够为劳动者身心所承受;周工作 小时,则可以看成即使每周工作天,每天也得工作 小时,远远超出了可承受范围。 贫困与发展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年第期总第 期 小时, 小时的为 ,周工作小时数超过 小时的比重高达 ,说明流动人口工时普遍较长,且长此以往较长的工作时间和较强的劳动强度会有损流动人口的身心健
11、康。如果进行乡城对比不难发现,乡城流动人口的超工时工作现象比城城流动人口更为严重,乡城流动人口平均周工作小时数为 小时,城城流动人口为 小时,且乡城流动人口周工作小时数为 小时之内的占比仅为 ,比城城流动人口低近 个百分点,说明农民工的就业环境较为恶劣,工作时间明显超时,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劳现象。表流动人口工时分布与乡城对比全体乡城流动城城流动频数(人)比重()频数(人)比重()频数(人)比重() 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 合计 平均工作小时 小时 小时 小时注:根据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一)不同劳动者特征的工作时间描述表为流动人口周平均工时、工时分布及劳动者特征对比,从年龄分布来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动人口 工作时间 影响 因素 研究 基于 2013 动态 监测 数据 经验 分析 罗俊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