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复式折线统计图丨苏教版 (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复式折线统计图丨苏教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复式折线统计图丨苏教版 (1).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在探究俗语“二八月乱穿衣”的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价值 2.能读懂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3.在读图、画图、分析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4.在探究“二八月乱穿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体会数据的随机性与相对的稳定性,感受到数学的理性精神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图和画图教学难点: 统计的价值和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教学过程一、 情境启疑1. 生活情境,发现问题 初春,人们在衣着方面有一个奇特现象(出示一组照片),奇特在什么地方?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人们的衣着?“乱”,验证了一句俗语:“
2、二八月乱穿衣”。板书:发现:“乱”2. 提出问题:这句俗语你怎么理解?想到什么问题?这节课我们要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问题:?3. 分析问题: 穿衣“乱”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如何去研究?(穿衣的多少一定要关注什么?我们要研究几月份的气温?是研究一天还是一段?对于一天的气温,我们一般要关注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板书:分析:气温(最高、最低)二、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1.收集数据如何收集农历二八月的气温?(呈现本地天气网页。)我们就先来研究我市2015年3月份的气温情况。数据收集来了,如何整理?2. 整理数据。 讨论,汇报。(1) 出示统计表 什么统计图比较好呢?为什么?(2) 出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2 复式折线统计图丨苏教版 1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2.2 复式 折线 统计图 丨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