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搭支架》苏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搭支架》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搭支架》苏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搭支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经历研究各种支架稳固性的过程,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2、初步学会设计测试支架结构稳固性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3、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知道不同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教学难点: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教法:引导、探究学法:自主、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教学准备:秸秆、胶带、小刀、橡皮筋、大头针、PPT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 明确目标1、 学生上台展示课前准备的各种支架型物品或图片,生欣赏。2、 讨论:这些支架都有哪些形状?你能把它们都找出来吗?3、 学生交流
2、。4、 汇报:有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5、 揭题: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搭建属于自己的支架,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些问题。二、 自主合作 探究实践设计、制作支架1、 学生设计不同的支架,学生猜想哪个形状最稳固,不易变形。2、 学生交流、汇报。3、 学生实践: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搭建自己想设计的平面支架。4、 谈话:请组内同学将各种形状的支架用力往两边拉拽,研究哪种形状支架不易变形、最稳固。5、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上台展示。6、 思考:对于容易变形的平面支架,我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变得更稳固,不易变形呢?7、 学生交流汇报。师生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对于容易变形的四边形、五边形等,
3、我们可以通过加梁的方式,使其增加稳固性。8、 学生再改造,使支架变得更稳固。三、 拓展探究 课外延伸1、 出示图片,学生欣赏,观察: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2、 学生交流。四、 探究实践 解决问题1、 谈话:我们刚欣赏了那么多雄伟壮观的建筑,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设计一座属于自己的高塔?在建塔之前需要先做些什么呢?搭建怎样的高塔才能获胜?2、 学生思考、讨论并汇报。3、 小结:动手之前先动脑,一个好的建筑离不开好的设计,请同学们发挥你们智慧的大脑,在记录单上画出你们理想中的图纸。4、 学生分组设计草图,小组合作分工。5、谈话:设计好的小组,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搭建,注意在搭建时组长认真督促组员进行分工,注意安全和卫生。6、学生动手实践。7、汇报展示:请完成作品的学生上台展示,并用书检测其承受力。8、分析:为什么有的组搭建的高塔坚固、稳定性好?而有的组搭的高塔却轻易塌了呢?9、学生讨论并改进。10、师生小结:结构合理、支架坚固、三角形使用较多、连接点结实,承受力更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 搭支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 搭支架苏教版 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支架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