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手指(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手指(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手指(第一课时)人教部编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崖洞九年制学校导学案科目语文年级五课题22.手指主备人张俊杰课时2辅备人【学习目标】1.认识“拇、弦、揿、搔、窈、窕、秽、轧、拧、纽、仓、庸、憎”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秽、轧、拧、螺、纽、扣、貌、仓、渺、享、庸、憎”等15个字,会写“拇指、接触、纽扣、相貌、养尊处优、渺小、享乐、附庸、团结”等9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3.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学习重难点、关键】1.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是教学难点。2.引导学生分步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二句。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再引导
2、学生理解“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进而懂得人人都有用、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课前预设】1.本节课教学思路:指导学生连续读丰子恺的白鹅手指,感受语言特点;默读课文手指,整体感知内容,并列表学习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再由此联想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2.搜集资料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丰子恺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注意用语
3、言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学习流程(第一课时)【课上生成】【自主学习】一、字词学习1.生字前测(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读句子并指认不认识的。大拇(m)指、拉胡琴按弦(xin)、揿(qn)电铃、给人搔(so)痒、窈(yo)窕(tio)、秽(hu)物、轧(y)伤、拧(nng)螺丝、解纽(ni)扣、周仓(cng)、附庸(yng)、爱憎(zng)(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薄( )_ 薄( )_(3)读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发现本次学习的重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22. 手指 第一 课时 人教部编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