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科版 (5).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科版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科版 (5).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科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起来了”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单元)中的第6课。本课内容与前后几课有着很强的联系。其探究内容是是对前一活动内容的继续深入,即在学生研究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从“用酒精灯给金属丝加热,一会儿金属丝会变得很热、很烫”这个现象出发,提出“热是怎样传递的?”这一研究话题,从另一个角度对热现象进行研究。本课也是后面传热比赛、设计制作保温杯的研究基础和铺垫。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热在金属丝中的传递、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在第一个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直观的实验,加热金属条的
2、一端和中间,观察并推测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在第二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仍旧要引导学生设计直观的实验,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经过更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将会认识到热传递(热传导)不一定是线型的,而是由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传递的,这样,学生就对热传递的过程和方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热会从较热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较冷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式叫做热传导。2.过程与方法: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
3、传递的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喜悦。教学重点认识热会从较热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较冷的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教学难点设计实验观察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教学准备热水杯、勺子、铁架台、金属丝、蜡烛环、凡士林、小木棒、无烟蜡烛、火柴、培养皿、金属圆片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热会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1.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根铁丝, 用酒精灯为铁丝加热(示范)。(1)老师现在在干什么?(2)加热一会儿后,如果我用手碰一下这儿怎么样? (指铁丝的右端)(3)我们在铁丝的左端加热,怎么右端也会烫手呢?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举生活中
4、的例子。)2铁丝上的热真的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传递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二、探究热的传递活动(一):热在铁丝中的传递:从一端到另一端1.同学们,你们看到热在铁丝上是怎样传递的吗?能不能用手去摸摸看?看不见,又不能碰,那我们怎么知道热在铁丝上是怎样传递的呢?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设计一个实验,让看不见的现象变为看得见?2.我为你们提供一些材料,除了这些器材外(给铁丝加热的实验器材),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火柴棍和凡士林、蜡烛。(介绍材料)凡士林和蜡烛,这种材料很特别,在常温下可以粘住一些细小的物体,但是遇到热它就会熔化,不能再粘住火柴棍了。3.下面就利用这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6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科版 5 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怎样 传递 教科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