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哲学之张力探析 ——基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视域-刘华萍.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马克思政治-哲学之张力探析 ——基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视域-刘华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政治-哲学之张力探析 ——基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视域-刘华萍.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广东社会科学 2018年第1期 马克思“政治-哲学”之张力探析 基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视域刘华萍摘 要马克思“政治-哲学”之间的张力探讨对政治哲学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一方面基于对柏拉图所开创的政治哲学传统的认知,深知政治与哲学之间的张力,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哲学指导政治、哲学家积极地参与政治,来实现政治的消亡。马克思不仅在政治与哲学的看法上呈现出一种张力意识,而且在他自身与其政治实践之间亦呈现出一种悖驰的状态。不论在哪一方面都呈现出马克思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间的更深层次的张力:反叛与传承同时共存的局面。关键词马克思 “政治-哲学”观 张力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2、号 1000 -114X (2018) 01 -0074 -07本文试图以文本为依托,从宏观上探察马克思政治与哲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间的关联。笔者用“政治-哲学”观这一概念来阐释政治哲学领域内政治与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认识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在政治与哲学之间马克思所持有的带有张力性的观点和立场,二是在马克思的政治实践与其政治思想之间显现出一种悖论或者矛盾的状态,三是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观试图对整个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实现突破与反叛,而最终在某些方面还是继承了传统、陷入了传统的桎梏。一、政治观与哲学观之间的张力性意识马克思的政治观与哲学观经历了一个从青年时期
3、传统的明晰的思辨理解走向反传统的张力性的认知这样一个过程。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层面。首先,在对政治与哲学之本质的理解上,马克思基于传统同时又有意识地把二者放在一个相较性的层面来阐释。他对政治的批判基于他对政治的本质的理解,而他对政治的这种理解又是其47本文系教育部社科规划青年项目“西方政治哲学传统视阈下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关系研究” (项目号16YJC710025)的阶段性成果。万方数据政治观与哲学观之相较性的产物。马克思曾精辟地阐释过哲学与政治的本质。他认为“政治的原则就是意志” ,它很难真正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哲学追问的是“什么是真实的?” ,即那些具有普适性价值的关于所有人的真理;而与之相反政治
4、追问的则是“什么是有效的?” 。它所关怀的是关于部分或者个别人的真理,如果那也能称作真理的话。哲学的思维,永远都只能表达不动的东西,把那些永远处于流变中的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实际上也就是把各种流动的东西概念化本质化,由此产生出经过处理了的多样性的世界。相较于流变的现象世界而言,哲学就是各种事物的抽象与固定,是抽象概念的体系。而政治所面对的世界则是瞬息万变的、活生生的多样的现象世界,它对世界的理解是直接性的时效性的。因此,哲学对政治应具有绝对性的指导意义。因此,马克思批判政治,青年时期体现尤为明显。第二层面的张力性体现在马克思深知二者的区别,同时又提出哲学面向政治参与实践的主张。马克思曾反对德国人
5、尤其是思辨哲学家们只注重思考概念、观念,而不注重改变现实的活生生的政治世界。德国人非常善于抽象的哲学思考,可是对于如何去实现那些观念却没有自觉的意识。对马克思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莫过于改变现世的状况。他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哲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黑格尔的国家哲学只关注抽象的国家,而不是现实的政治国家。马克思认为,只有那种关注现实的关于政治国家的研究,才是真正合理的研究,否则这种理论本身会因为缺乏现实性而很难具有说服力。简言之,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中马克思曾严厉批评过那种对关涉政治和实践的畏首畏尾的思想。马克思对于政治的理解,一方
6、面认为理论的实践必须与哲学的思考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哲学必须指导政治,否则那种政治的实践带来的可能会是灾难;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于哲学的实践或者政治的参与畏首畏尾,那么这种思想也是应该批判的。成熟时期的马克思试图通过人类的生产实践,给出一条哲学通往政治的现实道路。哲学应该是植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一种思想和观念。传统政治哲学从柏拉图一直到黑格尔,政治与哲学之间是分离的而理念的哲学与落后的政治之间也是不相称的,这诱发了他对这种二元对立模式的反思与批判,提出哲学面向政治的实践唯物主义的主张。马克思坚信通过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政治与哲学之间的张力将会消亡。马克思为了人类解放这一大写的政治目的才开始
7、了对社会问题的解剖和政治经济学的解剖是显而易见的。正如阿尔都塞所说, “哲学也许代表着理论领域中的政治, 反之亦然,与介入到阶级斗争中的阶级相比,哲学也许代表着政治中的可行性”。第三层面的张力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政治实践或者说政治革命的角色上。马克思一生似乎都试图承担两种角色:思想者与革命者。无疑,这两种在他看来似乎可以结合但是实际上不可能兼顾的角色给他带来的是一种张力性的状态。马克思非常相信政治的力量,并且坚信通过有组织的政治革命能够实现他的理想。但是,我们考察马克思一生的政治历程不难发现,相对于他的哲学的影响力来说,他的政治经历显得逊色得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一直都没有参加过真
8、正的革命行动。他的大量的政治行动只限于与一些报纸编辑或者工人领导的交流,了解一些革命动态,并对这些动态提供充满热情的客观报道。当他无力了解更多政治消息的时候,他也只是极力地以文字报道的方式去探求真相。他最直接的政治参与是为公社提供意见和建议,以及帮助他们制定政策与策略。 1871年9月时,马克思曾承担过筹备国际工人协会伦敦代表会议的工作,但他的重要目的是调查巴枯宁社会主义民主同盟问题批判其政治放弃论。直至19世纪7057万方数据年代,党内的派别斗争和政治形势的发展使马克思非常失望。当他发现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不再符合自身理论设想的时候,马克思最终退出了国际。从此马克思开始离政治渐行渐远,过着远离
9、政治斗争的宁静生活。笔者以为,如果说马克思是一个革命家,他也并不是一个能直接参与政治的革命家。也许正因为如此,很难说他在政治上拥有过真正有影响力的地位。就共产主义思想及共产主义者这个问题来说,马克思并不是其中的早期参与或领导者。第一位真正的德国共产主义理论家是德国的一个裁缝威廉魏特林,他的第一本著作是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于1838年出版。 “1842年底,恩格斯才宣布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大约直到1843年下半年,马克思在对自由主义和黑格尔哲学进行漫长而深刻的清算之后才宣布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另一方面,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著作而言,似乎难逃他自身所批判的窠臼:哲学在完成自身的抽象阐述的时候放
10、弃了很多政治的现实性的方面。因此,有学者指出,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没有根据1849年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系统地思考在发达和稳定的资本主义中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问题。”再者,关于现实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似乎缺少了一些鲜活性的东西,这些东西为恩格斯所补充,我们知道,恩格斯在在19世纪40年代初,一直在英国工作和生活,他非常了解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并将这些见识与阅历写成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于自己与政治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马克思自身亦有所认识,下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阐释。二、 “政治-哲学”观与政治实践之间的悖驰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观与其政治实践之间的
11、悖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一是马克思自身政治历程与其政治哲学的关系。(一)哲学理论的激情与政治现实的限度在马克思的早期批判中,从书报检查制度到林木盗窃法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犹太人问题,都与当时的现实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直注重通过政治使哲学走向现实。他从一开始就立足现实的立场和革命的态度批判那种“作为哲学的哲学”。在确立自身唯物主义接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时候,他对费尔巴哈也是批判地接受的,比如他认为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强调自然过多,可是并没有那么强调政治。直到马克思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也是把无产阶级看作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人,同时也把实现政治解放以
12、至人类解放的主体责任放在无产阶级身上,试图通过无产阶级实现政治与哲学之间张力的消解。马克思从不吝啬表明自己的无产阶级的以至全人类的立场。马克思始终有一种阶级的自觉性,试图达到“改变世界”和“人类解放”的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评论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政治事件,但是他很少系统性地关注革命前欧洲的政治结构、立宪结构及其实际形式。同时,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许多细节,马克思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具体的描绘或说明。在这些具体问题上马克思是非常慎重的。他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关于未来社会的一般原则的阐释。 “在诸如经济社会化的性质或者经济计划的制度安排这样的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提供任何具有实际作用的具
13、体指导。此外,还有一些主题,他们没有提供任何一般的、模糊的哪怕是过时的指导,因为他们从未觉得有必要思考这些主题。”马克思从不对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经济制度做出具体的阐述,也从不论及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形式。我们所能获取的也是关于共产主义的一般性的认识,尽管有些是全新的。其次,关于未67 万方数据来社会我们所能获得的也只是浪漫主义的抽象感觉。我们所耳熟能详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田园牧歌式的描绘,每个人都能追随自己的爱好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我们每一个人就不会老是一个角色 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描绘体现的也许是
14、一种模糊与谨慎的处理态度。他的谨慎也许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即作为革命的领导者与主要倡导者的无产阶级是一个本身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阶级。对于一个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力量来说,也许对他们做出蓝图式的规划本身是不符合马克思的精神的。当然也有可能马克思通过自身的政治经验,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完全按照哲学理论来推导构建政治社会本身就是非常艰难的,因此他所能做的只能是重申一般原则。更进一步来说,马克思的哲学理论对政治所持有的这种激情也是很有限度的。这主要体现在他运用理论参与改变政治这一方面。马克思对政治的涉入激情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 1846年初, “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由当时布鲁塞尔的政治流亡者成立的
15、时候,马克思就是其常务委员会委员,在此基础上他还把这个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与伦敦、巴黎、德国等地方的正义者同盟建立了通讯联系。 1847年1月时,在正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正义者同盟领导的邀请下发言并阐述自己的理论。而1848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马克思到达巴黎着手成立了中央委员会,马克思成为了当时中央委员会的主席(这是他从事政治活动的最高职位,尽管时间不长)。又比如,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时,马克思当时是德国的通讯书记。国际工人协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马克思所期望的无产阶级的联合。但是,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我们会发现,即使是在马克思政治生涯的这一巅峰时期,他在国际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政治-哲学之张力探析基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视域-刘华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