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之5 专题强化训练14 古代诗歌阅读(二).doc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之5 专题强化训练14 古代诗歌阅读(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之5 专题强化训练14 古代诗歌阅读(二).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强化训练14古代诗歌阅读(二)(建议用时:60分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乙亥岁除渔梁村注宋黄公度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诗人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1)这首诗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答:(2)这首诗的颔联与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答: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写景特点,可分析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分析描写效果,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2、(2)本题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从诗句中找出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意象、关键词,并结合诗歌采用的艺术手法分析。答案:(1)运用了拟人手法,“云容山意商量雪”描绘出乌云堆积山头,酝酿着一场大雪(雪意正浓、晚来天欲雪)的景象,“柳眼桃腮领略春”形象地描绘出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的景象。彤云密布衬托出诗人漂泊羁旅的艰辛和前路难测的忧虑;“柳眼桃腮”则用旖旎春光象征诗人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诗人长期贬谪之后被重新起用的喜悦心情。(2)颔联以景衬情,“爆竹”渲染了节日的气氛,“残灯”“永夜”又刻画出环境的凄凉,表现了作者长夜难眠的孤单寂寞和浓浓乡愁(或答“用爆竹声声的热闹反衬自己独守残灯、长夜难眠的孤独寂寞”)。尾
3、联展开想象(或答“从对方落笔”“虚写”),不说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说儿女们在“围炉”时念叨自己,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加生动真切。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长安春望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注】卢纶: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唐诗解:“此长安遭吐蕃之乱,代宗幸陕,纶时在京而作。”千门:代指京城。(1)本诗和杜甫春望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
4、?请从景色特点和表现手法方面简要分析。答:(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概括分析。答:解析:(1)题干问的是“本诗和杜甫春望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请从景色特点和表现手法方面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写景的技巧。应先找出两首诗歌中所写的景物,先看景物的特点上有何不同,再看写景的技巧上有何不同。(2)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可从诗句中找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概括分析。答案:(1)景色不同。卢诗描绘的是京城内的春意、壮观与衰飒,而杜诗突出的是国都经历战乱后的残破、荒凉。手法不同。卢诗运用拟人手法,以“闲”写出春草的自由、舒展,反衬诗人内心思乡的愁苦;
5、杜诗运用对比和移情于物的手法,突出山河破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感时恨别的感情。(2)遭遇世难,对国事的忧虑。诗中描绘了京城迷人的草色和参差的宫阙笼罩在夕阳余晖下的苍茫景象,寄寓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忧愤。诗人为一介儒生,希望能够一展抱负,但屡逢动乱,才华不得施展。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伤。第四句、第八句写到春天又至,年华又老,自己已经衰鬓斑斑,抒发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客居异乡、念亲思归的孤寂与惆怅。诗人梦中回到家乡,却不知道在现实中什么时候能回去,不觉中恨他人能归去,而自己只能在京都客居。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过东郊故园追和家大人韵清沈绍姬昔年亭馆筑城,此日
6、重游自怆神。十亩仅传三世业,一身已作两朝人。门前碧草埋荒径,楼上青山认旧邻。记得趋庭分彩笔,也教题咏药栏春。【注】家大人: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yn,古指瓮城的门。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承受父亲的教诲。趋庭,典故名,典出论语注疏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孔鲤,孔子之子,字伯鱼。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分彩笔:分写诗的任务。江淹少时,曾梦人授以五色笔,从此文思大进,晩年又梦一个自称郭璞的人索还其笔,自后作诗,再无佳句。后人因以“彩笔”指辞藻富丽的文笔。(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手法作简要分析。答:(2)这
7、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解析:(1)首先选择两种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分析效果。(2)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昔年”“怆神”“两朝人”进行分析。答案:(1)衬托。“楼上青山认旧邻”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楼上青山”的依旧,衬托出故园的残破。虚实结合。“昔年”为虚,“此日”为实,“门前碧草埋荒径”为实,“记得趋庭分彩笔”为虚;虚实对比,突出了故园的昔盛今衰。拟人。“楼上青山认旧邻”,赋予青山人的情感,借青山的不忘旧邻来表达自己对旧朝的不忘,对故乡、对已逝亲人的怀念。对比。昔年在城郭内修筑亭馆,现在却是“门前碧草埋荒径”,以过往景色和如今的衰败
8、作对比,表现出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感。(任选两种即可)(2)对故园昔盛今衰的感慨和凄凉之情:昔年在城郭内修筑亭馆,现在却是“碧草埋荒径”,由盛到衰的变迁,令人不胜唏嘘。对亲人的怀念,对家世衰败、身世变迁的感慨:三世仅传十亩之地,当年在父亲的吩咐下吟咏出歌颂春花的诗句,如今却是物是人非,自己已成为经历两个朝代的人。4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岑参其五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其六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1)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答:(2)
9、简要分析“万箭千刀一夜杀”一句中数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描写角度,注意正侧面的区分。(2)注意表达的情感是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注意互文手法的运用。答案:(1)第一首,正面描写战争。蕃军从梦中惊醒,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血流成河。诗人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表现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第二首,侧面描写战争。诗人通过描写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去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暗示昨夜战况的激烈,含蓄、内敛。(2)“万箭千刀一夜杀”一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字,深刻地表现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万箭千刀”互文见义,写杀戮的激烈状态,“一夜”可见战斗持续
10、时间长,是一场恶战。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注。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龙,竹笋的异名;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结合诗歌前两联简要分析诗人的居所主要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表现的?答:(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题干要求“结合诗歌前两联简要分析诗人的居所主要有什么特点”,可选取最突出的、最明显的特点分析。然后找出诗中重要词语,分析艺术手法即可。(2)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之5 专题强化训练14古代诗歌阅读二 江苏省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强化 训练 14 古代 诗歌 阅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