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2.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9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3.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4.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5.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关注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技巧,有效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形成语文知识的不断累积。2.掌握描写动物外形特点的描写方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1.能够在单元学习回顾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整合学习内容的能力。2.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作用,有效提升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3.进一步了解形声
2、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1.摘抄、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并能交流自己的感受。2.巩固形声字形旁表意的基本规律,自主认识更多生字。一、交流平台1.引导学生交流本单元学习内容。导语: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单元的学习就快结束了。在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述)很好,看来大家的收获的确不少,有的同学背诵了几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有的同学欣赏到了荷花美丽的姿态,还有的同学觉得大自然的昆虫格外有趣。确实,每篇课文中的事物特点都被作者描写得生动形象,所以才能让我们印象深刻。2.学生自主交流自己摘抄积累的生动语句。过渡:接下来,请大家翻开自己的摘抄本,跟同桌一起交流交流,
3、看看自己积累了哪些有意思的词句。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引导他们简单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4.出示“交流平台”的三个句子。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读到这句话,我能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作者的感受真独特,把花骨朵儿的状态写活了。)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让小瓢虫仿佛出现在了我的面前。)5.指名学生依次朗读这三句话,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朗读感受。预设: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晕”
4、“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很有画面感,我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第二句话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非常生动、传神。6.教师重点指导第三句。过渡:第一、二句说的同学更多,那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第三句。请大家先找出句中的动词,再说说这句话写得怎么样。预设:(1)这些动词分别是“落下来、折好、收拢”,很有条理。(2)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加上修饰语以后,“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非常细致,很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3)用“黑绸衬裙”的比喻来描写瓢虫的膜翅,生动形象,将膜翅的颜色、质感都写出来了。7.思考质疑:作者为什
5、么能够把这些事物的样子、动作等特点描写得如此生动有趣呢?小结:要想让自己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我们就必须在描写事物之前先认真观察它们的特点,抓住特点进行描写。还记得观察的一些方法吗?(调动感觉器官,按照一些顺序等。)然后,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运用一些恰当的动词或修饰语,或者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生动形象地呈现事物的外形、动作等,将事物写出画面感,写具体、生动。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三组汉字,学生自主认读。援(yun)(救援) 掷(zh)(投掷) 捞(lo)(打捞)缚(f)(束缚) 缭(lio)(缭乱) 络(lu)(网络)资(z)(资产) 贡(n)(贡献) 贷(di)
6、(贷款)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相机正音。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资”,翘舌音“掷”,边音“捞、缭、络”,前鼻音“援”,后鼻音“贡”。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三组生字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每组中的三个汉字都有一个同样的部首。它们都是形声字。)(1)复习形声字。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明确:本题展现的生字都是形声字,强调了形旁表义的功能。如第一组的三个生字“援、掷、捞”形旁都是“扌”,表示与手有关,第二组的“缚、缭、络”偏旁都是“纟”,表示与丝线、绳索有关;第三组“资、贡、贷”偏旁都是“贝”,表示和钱财有关。(2)给形声字分类。左形右声:援、掷、捞、缚、缭、络 下形上声
7、:资、贡、贷4.引导学生再次认真观察三组汉字,联系自己对三组汉字中的部首“扌、纟、贝”所表示意思的认知,想一想每组汉字的大概意思。明确:第一组汉字都表示动作;第二组表示捆绑、相互交织等;第三组汉字字义都与货币有关联。P9115.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借助图片或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词语。救援:帮助别人使脱离痛苦或危险。束缚:使受到约束限制,使停留在狭窄的范围里。贡献:拿出物资、力量、 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6.学生齐读三组汉字、词语。7.小组交流,再找一些偏旁为提手旁、绞丝旁、贝字底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提手旁,如:扎、扔、扛、托、扰绞丝旁,如:纤、纫、纱、纷、纺贝字底,如
8、:责、货、贯、贵、贸三、课堂回顾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这节课大家的学习状态非常不错,交流得非常热烈,也巩固了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掌握了更多生字。下节课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这样的学习热情,相信你们一定能收获更多有趣的新知识。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并积累词句。(1)学生再次组内交流发现的优美词句,并试着说出这些句子妙在何处。(2)进一步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1.明晰近义词词义相近的特点,准确区分近义词。2.掌握描写动物外形特点的描写方法。3.诵读忆江南,感受诗词中的景物美,丰富古诗文化积累。1.通过反复比较及联系具体语境的方式,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运用
9、所学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一、词句段运用(一)词语辨析与运用。1.引导学生回忆交流自己知道的近义词。过渡:古人说:“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一词之差可以引起一场战争,一言之差也可以使一个国家丧失主权。可见,说话、作文用词准确非常重要。能够在准确辨析的基础上正确地运用近义词,是我们学习语言必备的技能。谁来说说自己最熟悉的近义词?(学生自由表述)说得真好!有的词语别看它俩长得差不多,意思差别也不大,但是在具体语境中,两个词语还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如果用得不恰当,整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可就差之千里了。2.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的三个句子。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语文 园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