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培训非农培训优先还是农业培训优先——基于收入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分析-袁航.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教育培训非农培训优先还是农业培训优先——基于收入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分析-袁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育培训非农培训优先还是农业培训优先——基于收入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分析-袁航.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6月第32卷 第3期Jun,2016V0132 NO3农村教育培训:非农培训优先还是农业培训优先?*基于收入增长与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分析袁 航1,刘景景12(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810)摘 要 现行的教育培训系统导致农户培训项目参与的“自选择”问题。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并且基于全国性的农村固定观察点大样本数据分别估计农业培训以及非农培训对样本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分析得出非农培训的效果优于农业培训效果。最终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关 键 词 农业培训
2、;非农培训;农户人均纯收入;倾向得分匹配法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16)03000607一、引言“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就是农民增收,农业增长以及农村稳定,而农民增收问题则是“三农问题”的基础与核心。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而收入低下则是贫困最直接的表现。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收入水平偏低以及农村劳动力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的现象也印证着森的判断。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仅占348。细分来看,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接受过农业
3、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比不足lo,并且随着农民工年龄减小,占比也随之下降。2130岁的农民工其农业技能培训占比已经降至5左右。依照人力资本理论,培训能够促进农户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提高农户收入。为此,全国各地区也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一系列针对农户的培训项目,例如雨露计划、春潮行动、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岗位证书培训等等口o。但是现阶段培训项目的培训效果到底怎样?对农户收入有无显著性影响?如何科学有效的评估培训项目的实际效果?这些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由于农户不是被随机分配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农户的一些不可观察的特征如天生能力以及动机等将
4、对农户选择是否接受培训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最小二乘回归产生偏误,高估或者低估培训的实际效果。所以Willis和Rosen认为自选择导致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有偏,需要对其进行修正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心j。对于如何正确评估培训项目实施效果,相关文献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其主要评估方法为固定效应模型、IV估计,异质性工具变量处理效应模型、联立方程模型、多重处理效应模型、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匹配倍差法31 6 1。除此之外,Leuven和Oosterbeek则将想参与培训却由于偶然事件没有参与成功的人组成对照组来减弱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差异进而来评估培训效果。“:。也有相关学者运用多种估计模
5、型来对培训的收入效应进行测度,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结果的异同。Bassanini等分别使用普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日(14XNH078)。收稿日期2016-0420作者简介袁航(1 989一),男,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培训政策研究;刘景景(1981一),女,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6 万方数据通最小二乘以及固定效应模型来估计培训对收入的影响并对回归结果进行了对比1。Zwick则对比了IV估计和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
6、。前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欧美国家或者中国若干省份的微观数据估计单一培训项目对单一主体绝对收入的影响,还没有从收入差距缩小的视角出发展开分析培训效果。已有文献对培训的实际效果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分为三类:1即使控制了选择偏误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培训依然对参与者的收入不产生显著影响。2。培训存在统计上显著的收入效应,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对培训项目参与者收入的提高效果非常有限。3培训具有显著的收入效应,能够大幅度提高培训项目参与者的收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如下延伸:第一,运用2011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3
7、000多农牧户,是目前中国最完整,能够有效反应中国农户状况,具有极强代表性的全国性微观大样本数据口。本文也将对培训是否能够显著提高项目参与者的收入问题提供一份基于全国性大样本的实证回答。第二,本文通过收入中位数将农户划分为低收入组农户以及高收入组农户两类,分别估计非农培训和农业培训对两组农户收人的影响。基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的双重视角比较非农培训以及农业培训的效果,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二、数据统计性描述与自选择检验(一)数据描述性统计1识别变量。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而培训参与情况则是针对每个家庭成员进行询问,所以每个家庭中只要有一名成员参与过农业培训或者非
8、农培训,那么这个农户家庭就被认为培训参与户。农业培训与非农培训的参与比例分别为1226与1142,二者差别较小。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农村劳动力培训比例都在70以上。相比之下,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2分组变量。采用人均纯收入的中位数作为分组标准将样本农户分为高收入组农户和低收入组农户。样本农户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8455元,而人均纯收入平均数为1014584元,由此可见样本农户收入分配呈现左倾斜分布。3自变量。为了保证自变量设置的科学以及合理性,本文主要基于相关文献i。1“H“埘进行变量选取,具体说明如下:(1)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农户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户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以及培训参与选择具有一定
9、影响。(2)人口特征。样本农户家庭平均劳动力数量为262人,男性劳动力占比为5859。我国一般规定男子16岁一60岁期间、女子16岁一55岁期间的人口为劳动适龄人口,男性要比女性多5年的劳动力界定期。所以这有可能导致男性劳动力占比超过50。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失衡,男性劳动力要多于女性劳动力。家庭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一个国家人口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反映教育发展情况的基本指标,样本农户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03年,基本相当于初中文化水平。对于健康状况的评价,问卷采取的是主观农户自评,其样本均值为168,表明农户整体身体健康程度处于优与良之间。(3)从业情况。从农户的从业状况可以观察出
10、,农户使用4044的时间用于从事农业工作,获得了其总收入的3288,但是仍有75的农户认为农业是其主业。这也表明了一些传统观点在农户思想中根深蒂固。(4)资产情况。样本农户人均耕地面积为210亩,户均地块数为384块,这也反应出样本农户人均耕地面积较小并且土地细碎化程度突出。样本农户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值为254424元,人均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值为1625875元,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值用房屋价值代指。(5)区域控制。本文将31个省市按照大区划分分为7组,用于控制区域异质性。其中,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华北地区
11、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 7 。万方数据表1 变量设置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注:(1)对于健康状况评价,调查问卷依次给出“优”、“良”、“中”、“差”和“丧失劳动能力”5个选项分别赋值为1、2、3、4、5。健康状况评价属于农户自评。(二)自选择检验模型l为培训效果OLS估计。结果显示,农业培训和非农培训对样本农户人均纯收入都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参与农业培训可以使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69099元,参与非农培训可以使样本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66145元。模型1的其余变量则为相 8
12、 应的控制变量。样本农户参与培训是否确实存在自选择问题需要利用数据进行验证。如果数据显示不存在自选择问题,那么模型1的结果可信。如果数据显示存在自选择问题,那么模型1的结果有偏。万方数据表2培训效果OLS估计以及自选择检验lndeposit 12104* 1063 0018*00060 0035*00063注:*,*分别代表1以及5的显著水平。验证是否存在自选择的基本思路如下:将是否参与农业培训或者是否参与非农培训作为因变量,选择影响农户是否参与培训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t回归,如果大部分自变量显著则可以认为存在自选择问题。模型2对农业培训是否存在自选择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越多
13、,人均受教育年限越高,农业从业时间占比越高,经营主业为农业,农业收入占比越高,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越多,人均非生产性固定资产越多,存款总额越多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参与农业培训。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不参与农业培训。上述变量都在1或者5显著水平上显著,由于大部分变量都显著,所以可以认为是否参与农业培训存在自选择问题。模型3对非农培训是否存在自选择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家庭劳动力越多,男性劳动力占比越高,人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越多,人均非生产性固定资产越多,存款总额越多的农户越倾向于选择参与非农培训。农业户口人口占比越高,家庭经营主业为农业,农业收入占比越高
14、的农户越倾向于不参与非农培训。上述变量都在1或者5显著水平上显著,同理由于大部分变量都显著,所以可以认为是否参与非农培训也存在自选择问题。通过验证可以发现,是否参与农业培训或者非农培训都存在自选择问题,0LS估计将高估培训的效果。现行的培训系统导致培训自选择问题。现行的培训系统以参加培训的人数和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因此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易于动员与能力较高的农户更易于参与培训,而更加需要接受培训的能力与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户反而参与的可能性较低口3“。所以需要进行修正才能准确评估培训的 9 万方数据效果。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Matching,PSM)克服“
15、自选择”来获取准确估计。相较于其他能够解决自选择问题的培训评估方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倾向得分匹配法不要求假设“能力”等引起选择性偏误的变量要具有时间不变性。其次,合适的工具变量往往难以获取。而倾向得分匹配法不依赖工具变量的使用,是一种近似于自然实验的方法。所以倾向得分匹配在培训项目评估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三、实证分析(一)农业与非农培训对低收入、高收入农户收入的影响效果估计1样本匹配效果。本文通过收入中位数将农户分为高收入农户与低收入农户,分别评估农业培训与非农培训对两组农户收入的影响。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每次评估采取三种匹配方法,分别为最近邻匹配,核匹配以及半径卡尺匹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教育 培训 优先 还是 农业 基于 收入 增长 差距 缩小 双重 视角 分析 袁航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