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_5单元苏教版(2014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_5单元苏教版(2014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_5单元苏教版(2014秋).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教学设计 备课日期: 2 月 13 日 教学日期: 月 日课 题分米和毫米单 元第五单元教学内容第5254页课 时1教学目标1. 在实践活动中感知用分米和毫米做长度单位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2. 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提高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3.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参与
2、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分米、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投影、尺、学生准备硬币、回形针、公交卡、80厘米长的细绳.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度设计一、激趣导入1. 复习旧知厘米和米都叫做什么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你们猜猜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呀?你们的身高和老师比谁更高一些?指名两人上讲台和老师比比身高。说明:同学们有的用几米几厘米做单
3、位,也有的用厘米做单位,说的都很好,但是通常用厘米做单位比较简单。追问: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做单位?那厘米呢?2.导入新课出示数学书并提问:你能量出数学书的长度和宽度吗?(让学生同桌分工,一人量一个长度,再汇报)(板书:数学书长24厘米、宽17厘米)追问:你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吗?(指导学生同桌配合,一人捏紧书页,一人度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不到1厘米指出:我们发现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我们可以说大约1厘米。如果需要用一个精确的数值来描述数学书的厚度,就不能用厘米做单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引导学生观察,提问:我们度量数学书的厚
4、度时,需要仔细观察尺上的刻度,由于它的厚度不到1厘米,也就是不到1大格,那么你们觉得我们该注意观察什么呢?(板书:1小格)说明:直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跟多小格子,每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板书:1毫米 1mm)请学生用笔尖数一数,每1厘米中有多少小格?就是几毫米?(指名回答并板书:1厘米=10毫米)再请同学们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毫米?(板书:厚6毫米)2.感知1毫米活动:带领学生摸一摸5角硬币的厚度、公交卡的厚度感知1毫米,再用尺量一量;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要求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己找找身边还有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展示给老师和同学
5、看。出示数学书上1毫米厚度的实例,引导学生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感知一下厚度。请学生试着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毫米。说说这两指之间1毫米的缝隙有多大?说明:量很小物体的长度或一些物体的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活动:你能用毫米做单位量出回形针、橡皮的长度吗?(指名回答,说说是怎么量的,注意纠正学生描述的不规范语言)教师投影随机画一条线段(非整厘米长),指名演示量一量,并提问:这条线段你觉得用什么单位表示更精确?(指名回答并说说理由)追问:如果要问这条线段大约是几厘米,你知道吗?想想做做第1题:示图并指名回答。(要求说清是多少小格或比几大格还多出几小格,一共是多少毫米)3.教学例1导刚才我们认识
6、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还有哪个单位没学?有人知道分米这个单位吗?(若有学生知道指名说说)读题并让学生在尺上找一找并观察10厘米有多长。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4.感知1分米活动:你能用大拇指和食指比划出1分米吗?观察或想想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要求相互交流、讨论再指名回答)在数学书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指名展示台演示。提问:你是怎么画的,从刻度几画到了刻度几呢?还有其他画法吗?同桌相互检查画的对不对。提问:观察你的尺,你的尺上有几个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米尺并追问:猜一猜这把尺上大约有几个1分米?带领学生一起数一数,明确一米里有10个1分米。1米=( )分米
7、。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3题。指导学生思考,在没有米尺的情况下,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量出课桌和椅子的高?可以用几把尺接起来量启发:可以利用手里长细绳。(指名说说量的方法)同桌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量一量,再指名汇报。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量的?xx厘米接近几分米?你会用大约几分米来描述桌子和椅子的高度吗?(表扬用细绳测量的学生)指名学生演示用米尺量,确认最终的答案,集体订正。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测量,指名回答,集体订正。3.想想做做第4题。教师强调先观察,再估计,最后做实际测量。4.你知道吗。课件演示读一读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可以用来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呢?谁
8、能将我们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教学设计 备课日期: 2 月 13 日 教学日期: 月 日课 题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单 元第五单元教学内容第5556页课 时2教学目标1. 让学生长度单位换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换算。2.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测量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长度单位换算方法的探索过程。难点:长度单位的换算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度
9、设计一、复习导入1. 复习旧知交流:同学们,谁来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从小到大说一说吗?画线段:画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这条线段还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来表示?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板书:1厘米=10毫米)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这条线段还可以用什么长度单位来表示?分米和厘米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板书:1分米=10厘米)追问:除了上面两个长度单位的关系式,还有一个关系式是什么?(板书:1米=10分米)2.揭示课题说明: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不同长度单位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今天让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学习产度单位间的换算。(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示题,引导学生观察。提问:6厘米长
10、的笔芯,用毫米做单位是多长?你是怎么想到答案的呢?(要求学生互相说说想法,再指名回答)说明:解决这道题我们需要用到的关系式是1厘米=10毫米。直尺上1厘米等于10毫米,6厘米就是6个10毫米,6个十是60,所以6厘米等于60毫米(板书:6厘米=60毫米)2.练一练13厘米=( )毫米 90毫米=( )厘米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试一试示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书上填写答案。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提问:思考这道题要用到哪个关系式?指出:由于1分米=10厘米,所以70厘米有7个10厘米,就是7分米。4.练一练280厘米=( )分米 2分米=( )厘米30厘米=( )分米 9分米=( )厘米
11、同桌先每人选一行说说答案及想法,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示题,全班读题,指名说说想法。提问:这道题用到哪个关系式?(板书:2米=20分米)2.想想做做第2题先请学生明确题目要求,带领学生完成第一张图。先指名估一估,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量一量。并在图上标出长度,在图下面写出( )厘米=( )毫米。(注意强调估算计方法,可以借助“身体上的尺”来估计)让学生同桌合作,每人选择一张图估计每条边的长度,同桌用尺量出实际长度进行验证,并在书上标出长度。指名上黑板写出关系式。3.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填空,指名回答,集体订正。4.想想做做第5题指名估一估长度,再量一量,学生独
12、立填空,指名汇报答案。5.想想做做第6题指名估一估长度,再量一量,学生独立填空,指名汇报答案。提问:用毫米作单位格式多少毫米?(指名回答)6.你知道吗课件出示读一读,教师作补充说明。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什么?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五、课堂作业1想想做做第4题。2. .补充习题板书设计: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6厘米=60毫米 教学反思: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教学设计 备课日期: 2 月 13 日 教学日期: 月 日课 题练习五单 元第五单元教学内容第57页课 时3教学目标1. 能具体感知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的长度表象,并能正确地使用这些长
13、度单位;掌握这四个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2. 通过练习让学生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描述物体的长度,体会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估测,发展空间思维。3. 在练习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毫米、厘米、分米和米这些长度单位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难点:能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度设计一、谈话导入1. 复习我们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谁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教师板书)(指名在长度单位下板演其英文单位)谁能来用手比划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你能观察一下教室或你身边的物品,说说那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或分米来
14、做单位?(指名学生举例,教师确认答案)观察你身边的物品,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厘米或毫米做单位呢?(要求学生相互说说一说再指名回答)2.揭示课题:长度单位的练习二、巩固练习1.练习五第2题指导:同学们在思考选择哪个长度单位的同时,不但要想象物体的大小,还要注意表示长度数值的大小。请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单位。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强调:遇到这类题,通常要先分分类,判断属于“较大的物体”还是“较小的物体”,然后根据判断思考合适的长度单位。2.练习五第3题指出:会用长度单位还不够,还需要掌握这些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提问:谁来说说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换算关系有哪些?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把第3题填写完整
15、。集体订正。3.练习五第4题提问:在比较两个长度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单位要统一。如果单位不一样,该怎么办?通过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单位名称指名回答时要求说出怎么想的。集体订正。4.练习五第5题板书:2分米 18厘米 2米1厘米先让学生相互说说想法,再指名判断。提问:根据上面一题的经验,你能将这三个长度单位统一成相同的长度单位吗?(指名说一说,教师板书)指出:长度单位统一的情况下,谁长谁短就一目了然了。5.练习五第7题让学生独立选择,指名回答。6.练习五第8题指名读题。请学生在书上列式解答,指名2人板演。集体订正时,适当补充降水量的相关知识。7练习五第9题。指名回答。8.练习五第10题让学生思
16、考,引导学生讨论怎么想的。指名回答并要求说出想法。指出:10张纸大约厚1毫米,100张纸里有10个10张,也就是有10个1毫米,就是10毫米。用这样的方法向后面的题也能很快得到答案。如:1000张纸里有几个100张?每100张纸大约厚10毫米,10个100张就10个10毫米,那就是100毫米。引导思考0的个数的变化并板书:张数厚度10 1100 101000100100001000三、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指名说说想法。启发:可以画图,用1厘米代表1分米。用数字编号标记好每一次爬完的位置,再和起点进行判断。 起点 启发:可以先算一算它一共向前爬了多少分米?一共向后爬了多少分米?比一比是向前
17、爬得多还是向后爬的多?多多少分米?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五、课堂作业1.补充习题2.练习五第6题:和家长一起估测并测量,比比谁估的准。3.动手做:要求回家实践,两周内找老师交流答案。板书设计:长度单位的练习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2分米 18厘米 2米1厘米m dm cm mm 20cm 18cm 201cm教学反思: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教学设计 备课日期: 2 月 15 日 教学日期: 月 日课 题千以内数的初步认识单 元第四单元教学内容第2830页课 时1教学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认识并能说出千以内数的组成能按顺序数千以内的数,感受一千以内数的顺序。2、
18、使学生在数数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千”,在实际数数中认识积累认数、数数的经验,认识千以内数的具体含义,建立相应的数感。2、体会生活里的数,以及数在生活之间的应用,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千以内数的组成。难点:几百九十添上十,几百几十九添上1是多少。教学准备教学光盘,计数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二度设计一、情境导入谈话:小朋友们瞧,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出示一个小方块、一条小方块),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再出示“一板”小方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同桌交流。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是
19、怎样数的? 小结:可以先一个一个数,数出一条也就是10个一是1个十;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出一板有10条,也就是10个十是1个百。 追问:一板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也就是几个百。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 (1)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 (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一板”小方块是一百,那“3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8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看法。 汇报结果。 2、认数、数数。 出示方块图(3堆2条),问:一共有几个小方块?(32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32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 又增加了4个小方
20、块,让学生猜一猜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呢?(324个)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好吗?同桌合作,拨计数器,并读一读这个数。 324中的“3”表示什么?“2”呢?“4”呢?324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即时训练: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324和432,读一读,说一说。 调皮的皮卡丘搬来了小方块,让小朋友一起跟着数一数每一次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一个一个地数,从453数到459) 讨论:再搬来一个小方块,一共有几个了呢?你能用计数器来拨一拨、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提问:459添上1是460,那么469添上1,479添上1499添上1分别会是多少呢? 3、完成例2:同桌合作
21、一边拨一边数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三百九十后面的数是多少?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九数到九百九十九。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九百八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小组活动: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 4、出示计数器后提问:看着计数器谁能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学生边回答边对照计数器出示个位、十位、百位) 教师再问:那你们想知道从右边起的第4位是什么位吗?(学生回答后出现:从右边起第4位是千位) 请小朋友看着自己读一读。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
22、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让学生掌握扩展后的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从而推想出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一个千)5、出示“10板”小方块。 小朋友们看,天使姐姐这里还有许多小方块,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看一共有多少? 让学生伸出手指对着方块一百一百地数,当学生数到九百时教师问: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个一百呢?如果学生回答是10个一百,教师追问:10个一百是多少? 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这时教师指着屏幕上的“大正方体”问:这个大正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表示一千的“大正方体”是什么样的。由此明确:千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个计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4_5单元 苏教版2014秋 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_5 单元 苏教版 20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